印度探索之另眼相看泰姬陵(4)
曾榛
12:50
2010-05-13
订阅
 1  |  2  |  3  |  4 

今天的印度修不了泰姬陵

泰姬陵

一位印度朋友戏言,泰姬陵幸好修在几百年前,换作今天的印度,这样铺张浪费的工程一定会遭到各方反对,引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最终只有流产的份。的确,专制的莫卧儿王朝能够创造的奇迹,在今天民主的印度共和国却是遥不可及了。今年夏天,英联邦运动会将在印度举行,新的航站楼、新地铁线、新体育场馆正在如火如荼地修建着,首都德里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尽管多数印度人对这次盛会感到自豪,但媒体上各种反对之声也不绝于耳:为一个运动会大兴土木是否值得?改造基础设施投入巨资,却只有德里市中心受益;运动会场馆建设涉嫌使用童工;像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会一样,许多匆忙建成的设施缺乏长远意义……对于随处可见、有碍观瞻的贫民窟,政府不敢采取一拆了之的办法,而是打算在运动员可能经过的路段,种植茂密的竹林,为贫民窟“遮丑”。

如今的印度,政府想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经过繁琐、漫长的讨论,通过各个政党的考量,权衡各方的利益,考虑老百姓的呼声……尽管这样,集会、游行、媒体报道依然非常活跃,各种声音都在积极表达、寻求支持。这和莫卧儿王朝比起来,实在太没效率,太缺魄力了。但正是这样的缺乏魄力的磨叽,消解了不少可能激化的矛盾,避免了许多腥风血雨。表面看印度有些乱哄哄的,但这背后却有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和秩序,成就着印度今天的稳定。当然,印度不少人也抱怨不够成熟的民主让国家的发展变得缓慢。但更多的印度人,尤其知识阶层,还是相信民主不是用来解决效率问题的,而是用来实现公平与和谐的。

 1  |  2  |  3  |  4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