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探索之德里的大学(1)
曾榛
14:08
2010-04-23
订阅
 1  |  2  |  3  |  4 

 

前言

  风靡全国的瑜伽和肚皮舞,口味浓重的咖喱美食,欢歌热舞的印度电影,还有经久不衰的泰戈尔诗歌……对于印度,中国的男女老少都不会觉得陌生。然而,我们熟悉的只是表面的印度元素,而非真正的、鲜活的印度。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济、他们的民主,他们的思想……我们其实知之甚少。印度是一个奇异得让人难以定义的国度,既神秘又开放,现代与古老并行,民主与腐败交织,这里有浓墨重彩的人文风情,也有绮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浓郁虔敬的宗教氛围……3月中旬,当笔者历时半个月,游历了印度四个著名城市:德里、阿格拉、斋浦尔、瓦纳那西,经历了一次异常新鲜、奇异、丰富、思绪万千的探索之旅。

 

图说:德里的英雄纪念碑“印度门”

图说:德里的市场是个旅游购物的好地方

图说:TUTU车是印度穷人的出租车

特约作者 曾榛/图文 德里值得去的地方太多了——古老的莫卧儿王朝红堡、雄伟的贾玛清真寺、宁静的圣雄甘地纪念馆、美丽的巴哈伊莲花庙、庄严的印度门、时尚的康诺特广场……但我的行程安排中,德里大多只是作为各地行程的中转站,时间有限,我必须做出取舍。最终,我的选择是两所印度最顶尖的大学——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在这里即能看到印度的过去,也能窥探印度的未来。在印度,面对随处可见的脏乱差,落后的基础设置,一种优越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然而,当我进入印度的大学,却骄傲不起来了。

绝不修一个没必要的建筑

图说:尼赫鲁大学美得像个公园

图说:尼赫鲁大学的最高建筑——图书馆

图说:尼赫鲁大学中文系的Aryan

走进尼赫鲁大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太不像大学了,更像一个植被丰茂、生态原始的公园:校园里到处怒放着色彩绚烂的三角梅,花丛后是一片片幽静的小树林,树荫下朴素的石凳上坐着几个看书、聊天的大学生。特别的是,这些花草树木都很繁盛而随意地在一些裸露的土地上生长着,完全看不出人工规范的痕迹。大学的主体设施: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等,倒像是附属品零零星星散落在这些花草树木之中,而且无论从外观到内置都非常简朴,这和国内那些豪华建筑林立的高校甚至感觉有些“寒酸”。但殊不知尼赫鲁大学的国际排名却高于我国的北大、清华,是印度的顶尖学府之一,从1969年建校以来,为印度培养了大批精英。

带我们逛校园的印度小伙子Aryan,是这所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他告诉我们,校园里建筑不多,并非因为学校没钱,而是因为简朴、自然是尼赫鲁大学一直努力保持的风格。校园里随处可见大片空地,但校园里新增任何设施都需要征求全校师生的同意,绝不多修一个没有必要的建筑。Aryan说,前段时间有一家大型超市想入驻校园,就因有师生游行反对,而计划流产。Aryan对此很骄傲:“这说明学校真正属于我们。”

 1  |  2  |  3  |  4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