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郅和信兰成的恩怨情仇
朱冲
2010-12-06 16:32
订阅

经济观察报 朱冲/文 亚运会男篮决赛终场哨响,王治郅冲向场边,和队友们拥抱在一起。这时候,队友们自发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把夺冠功臣、已经33岁、最后一次参加亚运会的王治郅抛向天空。

2.16米的身高、115公斤的体重,就算是这些男篮的大个子们抛起来也还有点吃力,但这已经足够了,这个带有中国传统的庆祝动作——大概始于15年前的乒乓球世锦赛,队员们抛起当时的主教练蔡振华,随后在中国各级运动队的重大比赛中,成为了表示对主教练尊重和感谢的传统庆祝动作——第一次用在了队员身上,哪怕是姚明,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直至抛完王治郅,队员们才把这种厚爱献给了主教练邓华德。当然,邓华德对此是没有怨言的,他更清楚王治郅对于他的重要性。比赛前,邓华德站在场边和每个队员击掌激励,唯独轮到王治郅出场时,邓华德紧紧抱住他。他深知,这是他想要夺冠的最大砝码,半决赛面对伊朗如此,决赛面对韩国更如此。

到了颁奖仪式上,一个更大的惊喜和意外等着王治郅。11名队友摘下脖子上的金牌,统统挂到了王治郅胸前,然后他们走下颁奖台,把王治郅一个人留在了冠军领奖台上,11名队员对着王治郅做“顶礼膜拜”状,鞠躬致谢。王治郅赛后说:“我真没想到他们把金牌都挂到我脖子上,当时挺意外的,还真有点沉。”其实队友们早在半决赛击败伊朗后就有了这个约定,由队中资格最老的队员之一朱芳雨提出。远在美国的姚明看到这一幕也感慨万千:“他终成正果,都快立地成佛了。”

不光是球员尊敬大郅,球迷更是如此。在有关大郅的新闻后面,经常有这样的留言:“他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中国球员,没有之一。”

队友和球迷的感叹是有原因的。大郅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道路,在2002年是个节点。否则,他有可能创造更大的辉煌。“如果不出现2002年那次意外,2002年到2006年这5年应该是王治郅最好的年华。”央视篮球评论员于嘉说。资深篮球记者苏群也表示,世界上只有两个7英尺以上的球员,能像后卫那样打球,一个是诺维茨基,另一个是王治郅。对此,大郅笑笑说:“还有一个,加内特。”

所以,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一个极富历史感的镜头: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为王治郅颁奖——八年前,是信兰成亲手把王治郅开除出国家队;八年后,当民间传出“信神信鬼信兰成”的时候,是王治郅帮助四面楚歌的他渡过难关。

如今再度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其实很简单。2001-02赛季结束后,在NBA小牛队效力的王治郅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希望夏天留在美国训练,争取更大的表现机会;但中国男篮在夏天面临世锦赛和亚运会的双重压力,要求王治郅尽快回国和国家队汇合。而王治郅认为,国家队反正要到美国拉练,希望直接和国家队在美国汇合。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王治郅被认为“滞美不归”,成为中国体育界、军界最大的敏感人物。而随着大郅公务护照的过期,在大郅和八一队之间又因为私人护照的问题,再度僵持不下,一拖就是五年。

于嘉说:“在这五年里,所有的电视媒体都无法出现有关他的报道,所有他参加的比赛都直接被无视,甚至当他做了父亲之后,父母想见上孙子一面都要利用NBA日本赛的时候前往东京(美国是不让去的)一了心中惆怅。”甚至迫于中国市场的压力,没有NBA球队敢用他,因为用他就意味着在中国失去电视转播。大郅就这样在NBA逐渐失去了机会,他一会儿被要求减肥,加强外线三分,一会儿被要求增肥,增强内线对抗,在这样的摇摆中,大郅逐渐被球迷遗忘。

开除大郅的信兰成在这五年里日子也不好过。2002年世锦赛获得倒数第二名,姚明痛哭流泪;釜山亚运会,拥有姚明的中国队在最后时刻被韩国队翻盘。信兰成随即被调离篮管中心,李元伟接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元伟不仅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大郅回国问题,而且在他的五年任期内,男女篮亚洲冠军一个没丢。更具对比意味的是,北京奥运会后,李元伟退休,信兰成回归篮管中心。但奥运会前八强的中国队在天津家门口惨败伊朗,信兰成再度丢掉亚洲冠军。

对于大郅的滞美不归事件,退休后的李元伟撰书表示:“大郅事件有王治郅自己的错误,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高,但这不仅是王治郅个人的遭遇,也是整个中国体育界从未有过的现象。解决问题的主导权掌握在(也只能掌握在)体育主管部门手中,但他们当时没能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处理问题,致使问题一再被扩大。”

不过,据熟悉信兰成的安踏公司副总裁张涛介绍:“信兰成和大郅之间并没有任何个人矛盾,那是时代的产物。信兰成是个很讲原则的人,也要求别人信守原则。2001年大郅能够成为NBA亚洲第一人,如果没有信兰成的签字同意,大郅不可能成行。”

如今,大郅不愿再提及往事。凤凰卫视许戈辉想找大郅做“名人面对面”,大郅不想说过去那点事儿,不太情愿;《鲁豫有约》也想约个人物访谈,但他还是不想老说过去的事,也拒绝了。

在姚明的自传中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当年初出茅庐的姚明第一次见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大郅时,主动跟他打招呼,但大郅没有理睬。而如今,大郅的性格变了。他在比赛中会仰天长啸、捶胸怒吼。他熟读古书,满脑子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他会滔滔不绝地讲北京城哪里有元大都的遗迹;他甚至读了王军写的《城记》,感叹说如果当年听了梁思成的话,政府机关都建在老北京城外,那现在北京就不会这么堵车了;他还会讲袁崇焕的故事,北京百姓怎样先夹道欢迎,后来把他一片片割了吃肉。

而当我们还在回味这些感人瞬间时,王治郅早已在位于北京红山口的八一队训练基地开始了他的联赛备战。亚运会结束后,他只获得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和自己的家人相聚——11月26日的决赛结束后,他没有像大多数队友那样于第二天返回北京,因为他要在27日晚担任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他搭乘28日早晨8点的飞机飞回北京,第二天(29日)上午,他就要参加八一队的训练。

从2006年回国,大郅的生活就一直如此。他一直奔波在各种各样的赛场上——联赛、世锦赛、亚运会;联赛、亚锦赛;联赛、奥运会;联赛、亚锦赛、全运会;联赛、世锦赛、亚运会……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