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习惯性封口之后
体评人 朱冲 没多少人知道的亚锦赛,中国男篮也对球员下令“封口”了。所谓封口,就是不允许球员接受媒体采访。这是中国体育的习惯性规定,每当遇到大赛,都会祭出这一法宝。
为什么要封口?号称不让球员分心。
接受采访会让球员分心?的确,球员需要训练、比赛,多一项事情,自然会分心。但问题是,吃饭会让球员分心吗?休息会让球员分心吗?娱乐会让球员分心吗?甚至泡吧会让球员分心吗?成天开不完的大会小会,或动员、或鼓劲、或下达任务、或加强纪律会让球员分心吗?
如果这样的话,干脆关起门来打比赛得了,这样最不分心。可是,能这样做吗?
如今体育早已步入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需要市场的推动。中国体育却依然停留在专业化思维阶段,认为媒体采访只是媒体的工作,与球员、球队无关,媒体采访是有求于球队,是否安排采访完全得看球队的脸色。
那么,这还是职业化吗?请问,球队下达封口令,媒体不再能够采访球员,媒体的报道来自哪里?只有两个方向,一是胡编乱造,某些假新闻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封口而造成的。球队不允许接受采访,但公众需要这方面的信息,报社因此对记者提出要求,可记者无法完成采访,只能胡编乱造。当然,我们不赞同记者的这种做法,但的确也是客观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不报道。
我们假想一下,中国移动赞助了中国篮球,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媒体不报道中国篮球。请问,中国移动是否会感到冤枉?我赞助了干嘛的?赞助目的之一是出于广告宣传,可每当遇到大赛,球队就封口,我赞助想得到的广告宣传效果怎么实现?
既然这样的话,以后还会有赞助商愿意赞助中国篮球吗?封口是不是也妨碍了中国篮球的市场化前景和收益?不过,中国篮球有国家补贴,所以说,中国体育并非完全的市场化、职业化,所以他们不在乎赞助商。
也许有人会说,比赛可以报道,赛后混合区也可以采访。对,的确如此。可是,如果大家只能得到那么点儿信息,如果大家得到的都是同一个声音,这些报道又有什么价值呢?长此以往,以后还会有媒体报道中国体育吗?如果无人关注,那你的前景在何方?
还有,中国篮球凭什么得到中国移动等赞助商的赞助?因为老百姓喜欢看中国篮球。也就是说,中国篮球从公众效应中获得了收益。那你就得对公众效应负责。公众需要得到中国篮球的信息,你们就应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你们从他们的关注中获得了收益。
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职业化做法是,公众人物发生了任何新闻,即使是负面的,也会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原因。比如琼斯,服用兴奋剂被捕后,依然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外的职业化做法,我们可能学不会,或者不愿意学。那就学学身边的姚明吧!在美国的几年,姚明已经变得很职业了。每当回国,他都会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即使国家队有封口规定,他也得先召开发布会后再封口。因为姚明明白,他自己也说过,他的那些广告收益来自球迷的喜爱,球迷渴望得到他的信息,他有义务接受采访。
不知道中国体育到底是不愿接受采访,还是根本不懂媒体采访的价值。他们懂公关、品牌、市场吗?
记住,媒体报道永远不只是媒体一方的事儿。跟你们的利益也切身相关,跟公众的利益也切身相关。你们无权封口。更何况,没了姚明,你们也不再那么香饽饽,看看那些冷门项目的处境吧!

- · 王石和他的帆船 | 2009-11-24
- · 疯狂的朱骏 | 2009-11-19
- · 人性照耀恩克 | 2009-11-18
- · 和君咨询试水体育营销 重金“吃螃蟹” | 2009-11-11
- · 刘翔·媒体·公众 | 200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