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易建联:中国市场不是护身符(1)
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朱冲 当新泽西网队宣布剥夺易建联的主力位置,甚至连轮换阵容里也没有他时,所有人都在问,美国人不再渴望中国这个大市场了吗?
中国市场并没有想象中大
密尔沃基雄鹿队首先会说,易建联在中国球迷中的受欢迎程度远不能和姚明相提并论。
在2007年NBA选秀大会前,来中国考察易建联的NBA各队总经理和球探多达几十人,气势和当年的姚明不相上下。所有总经理都承认,是看到了姚明效应后开始注重中国球员。姚明自加入休斯顿火箭队以来,不仅成为联盟第一中锋,还为火箭带来了数十家中国赞助商,帮助火箭队老板亚历山大从只有8000万美元资产的NBA最穷老板一跃而增长到13亿美元,跻身NBA最富老板行列。
雄鹿当初忍受易建联方面拒绝试训,甚至连观看训练也不予满足,用宝贵的第六高顺位选择易建联后还遭受对方拒绝报到、要求交易的耻辱,仍然坚持选择他,并动用美国参议员、市长、雄鹿老板、总裁、总经理、主教练在内的所有高官承诺给予主力位置才勉强得到他,正是出于“姚明效应”的考虑。雄鹿在得到易建联后真可谓极尽所能的包装他,不仅来到之后就打上主力,而且不管他表现如何场场如此,还把他当做城市名片,户外广告、高速公路广告随处可见。但一个赛季结束后,作为主力的易建联场均8.6分、5.2个篮板的表现显然不能在球场上给予球队太多帮助;市场方面更是如此,除了匹克一家中国赞助商来到这个极其寒冷、几乎没有华人的美国小城密尔沃基外,别无其他。密尔沃基人第一个喊后悔了。所以,他们在易建联的新秀赛季结束后,决定把自己千辛万苦选来的六号新秀、当初嫌弃自己是小城市小球队的易建联交易到网队。
位于新泽西的网队,毗邻纽约,倒是很符合易建联大城市的要求,他们接纳了这位在技术上还只能被称为 “希望”、“潜力”但在形象上被称为中国年轻一代偶像的球员,并和他确认了第三年和第四年的合同。可易建联还是没能带来大家期盼中的大市场,还是仅匹克一家中国赞助商尾随至此。这让一直苦苦坚持使用易建联的网队备受压力。“没错没错,易必须得打,即使他完全不能给球队提供任何帮助,但问题是大市场或许只是一个虚弱的幌子”,“篮网从管理层到教练,所有人都在笨拙的为易建联遮掩,这简直成了这个赛季球队上下的固定节目”——《新泽西星报》、《SNY体育电视》等新泽西当地主流媒体纷纷批评网队。
网队很不解,易建联为何就不能像姚明那样?对此,雄鹿队已经有了定论:“在营销领域,老二的地位永远是最尴尬的。有实力的商家只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大身上,只有那些低端品牌才会考虑老二,但NBA的高门槛又决定了低端商家无法涉足。在中国篮球乃至中国体育界,姚明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所以所有的商家都倾向于姚明,易建联的商业价值很难开发。”
而且,与姚明能说会道幽默风趣相比,易建联不善言辞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商业价值有限。记得在一场比赛前,网队特地安排《纽约时报》对易建联进行了十分钟的专访,要知道赛前时间可谓十分珍贵,但第二天,《纽约时报》只字未提易建联。该报记者在采访后很无奈的表示,易建联说的都是“我会努力,我很多方面都要提高”等“空话”。其实在这方面中国记者也早就领教并提醒过易建联要注意表达技巧,因为他在采访中大多说一些 “比赛要一场场打,尽力”之类的话。
不过,姚明的经纪人团队姚之队负责人章明基并不认同老大老二的说法。“易建联有自己的特点,这决定了一定有适合他的品牌形象,这是姚明也无法取代的。商家选择赞助,看重的是这项赞助能否和消费者之间建立桥梁,与所谓老大老二无关,但老大的确可能受到的关注更多一些。”体育赞助如何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桥梁?除了形象特征相符外,得到观众的喜爱显然是重点,而这又需要球员在球场上的实力做基础。
1 | 2 |

- ·中信银行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 | 2009-04-07
- ·中国不是护身符 | 2009-04-07
- ·体育赞助是否矫枉过正 | 2009-03-31
- ·WTA巡回赛公布08年度大奖 | 2009-03-30
- ·中网升级之后 | 200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