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就此凋谢?
经济观察报 梁熙明/文 荷兰又一次过早退场了。在巴塞尔,欧洲杯八强,荷兰加时1比3不敌俄罗斯出局,未能重现20年前首次夺得大赛桂冠的辉煌,“郁金香”尚未绽放便凋谢了。荷兰是大赛的宠儿,赛事因为有他们而蓬荜生辉;但往往也是大赛的弃儿,历史上只打进大赛决赛三次,只在1988年西德举办的那届欧洲杯捧冠。但荷兰的魅力从不因为鲜进决赛而逊色,相反他们的离场,总是换来中立球迷的惋惜和赞叹。30多年来,那跳跃的橙色,一直是球迷向往大赛的原因。
毫无疑问,荷兰是第一个在欧洲掀起战术革命,打破意大利人“链式防守”,推动这项运动走向更高层次的国家。克鲁伊夫等一代天骄在1974年世界杯为全能足球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未能以胜利和锦标给那次革命划上完美的句号。但恰恰因为颇带悲剧性的结局,荷兰人给足坛留下的艺术遗产更弥足珍贵,他们未臻成功的命运,激励后世效仿他们追求理想。荷兰足球因为奉献经久的视觉享受,自己却收获不多,赢得了世界的爱戴。克鲁伊夫曾说:“我们失去了世界杯,但世人因为我们的足球铭记我们,这就是最好的奖赏。”
传统的失落
荷兰足球受人景仰,源自在历届大赛上潇洒恢宏的演出。战后,荷兰在1974年世界杯首次重返大赛,就让全球感到震撼和迷醉。之前从未有谁初试啼声便一鸣惊人。从此,他们成了这个领域勇于创新、开放进取且充满创意的先驱。多年功亏一篑迫使荷兰在成绩和美感间取舍,夺冠的压力迫使他们一度选择了意大利人的活法:为求一胜,不择手段。上届世界杯,荷兰以此玩法,和葡萄牙——欧洲另一支打法优美,却也迫于成绩改道的球队——上演了世界杯史上最丑陋的一幕,4红9黄,让这两家以追求漂亮场面为己任的球队蒙受了耻辱。输球又输人,荷兰足球怎能如此苟且偷生?
世界杯的遭遇,让范巴斯滕意识到仿效意大利人不是荷兰的出路。本届大赛,荷兰回归昔日致力进攻的传统,首战迎战世界冠军意大利,赠送对手三个鸭蛋;次战法国,又以4比1大胜。荷兰人擅长创造历史,之前从未有人能在一届大赛上,酣畅淋漓地击败上届大赛的决赛双雄,还赢得如此彻底。说从未其实也不确切,有过类似纪录,但那个纪录也属于荷兰,74年世界杯他们取胜南美冠军乌拉圭在前,再胜世界杯卫冕冠军巴西在后,克鲁伊夫纵身一跃,凌空打进巴西的那个球,至今仍是世界杯十佳进球之一。
击败意、法让足坛对荷兰的印象大为改观,人们又再为荷兰恢复本色欢呼雀跃。大胜掩盖了一个事实:荷兰虽有还原本色的想法,实战中,他们还是意大利味很浓,小组3场的9个进球大半来自反击,荷兰足球固有的紧逼强攻打法,被修正为后场稳守,以反击扩大优势。讽刺的是,打发他们回家的俄罗斯,踢的正是在荷兰失传的全能足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荷兰人希丁克将全盛时期的荷兰风格,移植到了俄罗斯身上。以这样的方式出局,是荷兰人始料不及的,范巴斯滕赛后仍然不明白:荷兰为何打不出水平,反倒是俄罗斯人以其人之道,打垮了全能足球的宗师。俄罗斯横空出世,不仅让世界重温全能足球的魅力,还将一个新课题摆在荷兰人面前:全能足球为何在本土失传?
阿贾克斯的意义
全能足球的诞生得益于阿贾克斯的崛起,它的崛起在足球史上空前绝后。缺乏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阿贾克斯难以从寂寂无名的荷甲登上冠军杯的舞台,荷兰国家队也不会在世界杯上引发核聚变一般的爆发。60年代的政治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冲击,与荷兰足球的发展息息相关,孕育了荷兰的全能概念。荷兰的政治文化建立在普遍参与的机制上,这是当年无政府主义者和反文化团体大行其道的结果。荷兰是新教国家,加尔文教派宣扬信徒可自行解读领悟 《圣经》,这一传统给阿贾克斯的足球哲学注入了平等互助的概念,使全能足球中“位置互换,整体协调”的打法有了理论基础。“全能足球之父”米歇尔斯将球员从传统的位置上解放出来,让他们在不同的区域作业,让每个人都具备不同的技能,这一思维打破了链式防守对位盯人的战术,导致这一打法在80年代退出主流。
风格的传承
还在效力米兰期间,范巴斯滕曾就场面和结果的问题,和当时米兰的主教练萨基进行过一番探讨。范巴斯滕想知道怎样赢得令人信服,萨基的回答是:赢是为了改写历史,令人信服是为了将90分钟的快乐带给球迷。我希望那份快乐来自球迷享受比赛,而不是仅仅为了赢。萨基是首位对意大利足球进行改革的人,他偏爱荷兰和英格兰足球,执教米兰期间颠覆了意大利的传统,让意甲逐渐从谨慎的链式防守,转向了全场紧逼。1994年的意大利本质上最靠近荷兰。尽管荷兰人没有打进那届世界杯的决赛,但人们在萨基的意大利身上多少看到了荷兰足球的影子。希丁克辗转韩国和俄罗斯,又将荷兰足球嫁接到这两队身上,两队都在他麾下实现突破,打进了半决赛。甚至,连功利足球的始作俑者意大利,也在近几年开始转型,夺得世界杯时,他们已经算不上链式防守的捍卫者了。同期,荷兰却在国际赛场很不如意:自从1988年夺得欧洲杯,荷兰在四届世界杯上一次未能进军决赛圈,两次八强止步,两次闯入欧洲杯半决赛都功亏一篑。
荷兰的疑惑
输掉比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落传统和风格。范巴斯滕对失败的不解,其实是无解,荷兰已无能再现全能足球的人才了。1995年夺得冠军杯的阿贾克斯,是全能足球最后一代传人,范德萨则是那一代人的最后一员,他在赛后宣布从国际赛挂靴,意味着全能足球在荷兰成了历史。阿贾克斯是全能足球的发源地,这个伟大的球会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上有克鲁伊夫和内斯肯斯,中期有里杰卡尔德和范巴斯滕,后有博格坎普、德波尔兄弟和戴维斯。近年阿贾克斯虽然还有斯内德和范德法特成才,和当年盛况已不可同日而语。由纯粹的人才输出,到现在需要大批“进口”,阿贾克斯的凋零也成为荷兰足球衰败的注脚。
传统上,荷兰国家队由阿贾克斯、费耶诺德和埃因霍温三家支撑,现在,这只伟大的橙子成色比以前复杂得多——其它球队入选的国脚日益增多,传统三强在为国家队输送人才上渐渐让出了垄断地位。阿贾克斯和费耶诺德在荷甲一蹶不振,埃因霍温主力阵容中充斥着廉价的外援,这些外援对于重振荷兰足球毫无贡献。人才断档,后备力量枯竭,欧洲杯上荷兰打不出本色,最近两届大赛很不“荷兰”,橙味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不仅将才出现危机,荷兰足坛还缺乏出色的新生代帅才,这是人才断档造成的连带效应,如此恶性循环,荷兰如何才能回到自己的源头,成了迫在眉睫的拷问。
- 央行到底会不会加息? | 2008-07-07
- 谁来制衡产业资本? | 2008-07-07
- 生命周期基金:按期降低股票仓位 | 2008-07-07
- 上海银行拟入股华安基金20%股权 | 2008-07-07
- 净卖出111亿者0347当为华夏基金 | 200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