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1)
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郭娟 ManoloValdés先生的作品充满了美感。如果按照有些评论中所说,“他的作品用幽默和反讽的方式同社会和政治发生关系”,那么这样的风格应该追溯到1964年,他和两个朋友 RfaelSolbes以及JoanToledo组成的创作小组“EquipoCrónica”(现实记事)。他们借助于来自美国的波普艺术的手段进行创作,把时事、政治形象,以及西班牙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形象进行拼贴和重新演绎——可以在其中发现诸如委拉斯贵兹、鲁本斯、马蒂斯和毕加索等人画作中的形象——从而直接、有意识地对抗政府。虽然现在他把那时的举动称作“年少轻狂”,“那时很自大,觉得自己的作品很有影响力,会通过自己的作品打倒政府的专制。”ManoloValdés说。可是这个小组的确成为了西班牙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创作力量,和当时的思潮及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从1965年到1981年,他们的小组参加了六十几个个展和群展。
1981年,Solbes去世,小组解散。ManoloValdés的创作变得更加个人化,他仍然关心社会状况,但不再希望通过一个直接的方式去表现一个具体的事件,而是从那些他深怀感情的经典作品中抽取一定的元素,按照自己的方式再创作,所使用的材料从布片、纸张、木头到金属,形式则涵盖绘画、雕塑和大型的公共艺术计划。虽然创作的风格发生了变化,但是波普艺术对于他的影响一直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这次他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的大型雕塑作品《女皇玛妮娜》就是从委拉斯贵兹就的名作《宫娥》里拮取了一个女性的形象放大成为雕塑,他说这样的方法来自波普艺术。现在他已经举办过几百个个展,作品被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国立美术馆等机构收藏。1999年,ManoloValdés代表西班牙参加了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
从马德里到纽约
1960年代的西班牙还处在佛朗哥政府的控制下,虽然政府采取高压政策,可是并不能阻碍信息的流通,美国的一些新的东西,如可口可乐,早在佛朗哥时代就已经传入西班牙,而佛朗哥政府虽然对文化也加以控制,但是信息和无形的东西的传播却难以被遏制,所以并没有太影响到艺术新思潮的传入,ManoloValdés说。
而在1936年到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中,西班牙的很多先锋艺术家就已经广泛地“介入”到了反法西斯斗争和国家的政治环境中,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产生于这一时期。二战结束后,官方绘画成为佛朗哥政府的宣传工具,年轻艺术家们一则要通过创作反抗专制政府,另一方面也要求对学院派绘画的迟滞风格进行革新,出现了很多创作团体和各种方向的尝试,比如马德里的“进步”(ElPaso)和科尔多瓦的“57之旅”(ElEquipo57)。1964年,ManoloValdés22岁,RfaelSolbes和JoanToledo24岁,他们组建了“EquipoCrónica”小组。他们受到波普艺术的极大影响,广泛使用大众媒体中的图像,同时和艺术史相呼应,“幽默和反讽”的风格即来自这个时期。
“在佛朗哥统治时期,95%的文化的工作者都反对他的统治,当时的艺术家做创作还有一个目的是通过作品来表达他的政治立场。所以当佛朗哥政府瓦解以后,这种需要也就没有了,艺术家可以更加自由更加无拘无束地去创作。对艺术家来说这样的斗争终止了,但对于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来说,斗争之后还可以把佛朗哥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
1 | 2 |
- “只要不影响观赏性,各种压缩都可以” | 2008-10-29
- 货币政策过紧 | 2008-10-29
- IMF施压 冰岛紧急加息 | 2008-10-29
- 国际油价再跌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油价将下调 | 2008-10-29
- 保险三巨头仅一家盈利 平安表现好过预期 | 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