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奥运物品等你“拍”(1)
1 | 2 |
投资者报 记者 冯昭 为姚明特制的大床、罗格乘坐的汽车、开幕式上的打击乐器缶、2008把带有笑脸的雨伞、张湘祥赛后吻过的杠铃……这些原本普通的体育器材或生活用品,经奥运会一役,便增加了些许普通消费品所不具备的光环。
据统计,在第29届奥运会上,北京奥组委通过市场开发、现金采购以及与场馆业主合资合作等方式,共获取家具家电、技术设备、体育器材等33类奥运物资2000多万件,总价值达10亿元。这批数额巨大的物资,在奥运结束后,都将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分期处理,普通市民可现场参与竞拍。
那么,奥运物资是消费品还是收藏品,在消费之外,它们还具有哪些价值?
“零底价”启动首批拍卖
9月9日上午,主要来自奥运媒体村的首批物资,将正式进入拍卖阶段。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批奥运物资由北京嘉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和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受托拍卖。在9月3日~9月8日的“看货”过程中,开幕式上所用的打击乐器“缶”人气最高。
第29届奥运会结束后,将所用物资公开拍卖的决议由来已久。早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便与北京奥组委物流部部长闫立刚签订了《北京奥组委资产处置服务合同》,北京产权交易所成为北京奥组委指定的奥运资产处置机构,这一合同也意味着在奥运史上首创奥运物资公开竞价模式。
那么,这些奥运物资在消费之外,是否还具有其他的价值?
“奥运题材的物品可以分为几类:一是收藏品,指具有独特含义和历史意义,并可以永久保存的物品,比如奥运金牌、奥运火炬、纪念币等;二是投资品,具有保值、升值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收藏品都是可以投资的;三是纪念品,是指有丰富内涵,并限量发行的奥运物品,并且为了使其具有不可复制性,需要在出品后公开销版,例如奥运福娃;四是在奥运比赛过程中使用过的日常用品。”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张忠义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此项奥运资产处理工作将会持续2~3年。第一阶段的拍卖主要针对物资回收行业;第二个阶段拍卖的是办公、生活类物品,主要针对出租行业;第三阶段的拍卖品,才是具有奥运无形资产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主要针对收藏行业。”长城国际的国家注册拍卖师纳兰正秀表示:“第一阶段拍卖将采用‘零起拍’的方式进行,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价格也不会成交。”
《关于选定奥运资产处置拍卖机构的公告》显示,北京奥组委目前所掌握的奥运资产共分为通用类、专业类和具有收藏、纪念价值类三部分。姚明睡过的大床、张湘祥亲吻过的杠铃并不在首批拍卖范围之列,北交所有意将其归为“有纪念意义的奥运资产”,在最后一个阶段的拍卖中进行处置。显然,首批奥运物资的价值还主要停留在使用层面。
1 | 2 |
- 悉尼海滨雕塑展 | 2008-10-15
- 伦敦萨奇画廊重新开馆展现“中国制造” | 2008-10-15
- 摩登骰子音乐节 | 2008-10-15
- 尽情摇滚 挥洒摩登 | 2008-10-14
- 摩登音乐节上的艺术展 | 20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