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版画展
网络版专稿 记者 薛惟中 上海报道 “诗意的栖居”版画展于8月9日在上海苏河艺术开幕,此次展览由陈妍策展,邀请方利民、顾志军、凌君武、谭小妮、王超、王坚如、万子亮、张广慧、张远帆、张晓峰等10位国内目前比较活跃的版画艺术家参展。
本次展览意在通过木版版画的艺术语言,表达艺术家们对现代人群状态的体悟与理解,通过独特的视角充分表现对人们生存空间和心理空间的感受。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存于现代、却完整承继中国文人传统的生活态度与理想追求。刻刀、木版、繁复的套印过程,于艺术家们,不是束缚,而成了必要的凝敛。透过这种凝敛,观众能体会到时间的延续性和生命的存在。
版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岁月,木版版画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更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存世间最古老的版画是公元868年唐咸通九年《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扉页木刻版画,它是我国古代版画从版材到工艺技术都己达到顶点的典范。明代有名的艺术家胡正言的《十竹斋书画谱》、清代王安吉的《芥子园画谱》等,经过十几次分版分色套印而产生的中国水墨画味的版画效果,把版画的印制工艺又向前推进一步。
目前,中国版画正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趣味和多元化的艺术语言,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文化机构以及众多收藏家们的重要收藏领域。目前国内原创版画名家的作品价格大都只在万元人民币上下,而在日本、欧美等成熟国家,草间弥生等人的原创版画作品早已进入苏富比等主流拍卖行。版画品种丰富,价格又相对油画低,很适宜中产家庭收藏,已经成为欧美国家艺术品市场销量最大的画种。版画作品的鉴赏价值、经济投资价值及使用价值正愈来愈受到众多藏家的青睐。
此次展览在苏河艺术“版画生活馆”举办。生活馆常设于苏河艺术中心二层,引领艺术生活化的潮流,同时为人们搭建一个“可拥有”的艺术品平台。
展览从8月9日持续至10月12日。据悉在9月份苏河艺术还将举办一场名为“过程与现场”版画大展,力求将版画的创作过程、创作现场与版画作品相联接,通过版画作品与摄影记录的多层面呈现,丰富版画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加深观众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对版画的了解。
- 诗意的栖居——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揽胜 | 200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