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演出及其他
但是看了那么多的演出,昨晚的演出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个以上海世博为号召的世界音乐周,居然以零票房的平静姿态来面对这个庞大而繁荣的市场,所有的门票都是送出去的,甚至还有市内快递专门送到府上,只是这个快递不是免费的。这个消息一出,以消费精明及品位高雅著称的上海观众在不到半个小时之内把赠票全部领完。更有组织者在现场安排领票,演出开始之前,各路文艺爱好者纷纷来到音乐厅前面的广场,如果说这是一次派对的话,很多许久不见的老友倒是以音乐的名义聚在了一起,只是没有酒水和小食。最后一晚的演出,是来自西班牙的弗拉门戈吉他搭配着老陕的华阴老腔,是整个活动的压轴之作,只是前后顺序的搭配让我第一次感受到风格迥异的反差是如此之大,如同吃完西班牙海鲜饭之后不到15分钟之后又来一碗羊肉泡馍,顶心顶肺之外再加饭量剧增。看到整场的掌声和喝彩,演出的确成功。
弗拉门戈的吉他表演倒是比陕西的华阴老腔听得多很多,尽管很久之前就看过贾平凹文字中所说 “八百里秦腔”,此次亲见之后的确气壮山河,只是觉得这一场演出入戏的感觉太重,演出期间,甚至安排蹲在板凳上吃面的老农和站在旁边纳鞋底的小媳妇,如果说这是一台小品加晚会,我觉得更加贴切。显然是当初给这些农民乐者指点的高人,更喜欢在舞台上再现农村生活的场景。只是我们从小就看惯了山寨农民读毛选之类的新闻图片,对于笑成一团的农民生活,总是带着摄影师摆拍的眼光略有疑惑,反而鲜见生活之中的闲散和真实。
又想起这次的免费演出与上海滩层出不穷的免费杂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观众或者读者的费用都由第三方支付,显然免费作为竞争力已经不仅仅是在互联网的web2.0上面出现了,广告商缺的不是钱,缺的是注意力以及日渐重要的声誉,尤其是注意力,我们的时间有限,资讯又太多,甚至无限地膨胀,只要可以用最方便的方式传送给最多的人,目的还是可以达到的。无论是华阴老腔还是侗族大歌,还是弗拉门戈或者伊朗民间音乐,都是优秀的人类文化瑰宝,有了声誉和注意力,一台好的演出还是可以浮出水面的。
- 草场地在跳舞:在舞者与非舞者之间 | 2008-05-22
- 开放的噪音 | 2008-05-20
- 戛纳于1968 | 2008-05-20
- 格哈特.里希特艺术大展 | 2008-05-16
- 小叶紫檀价格暂趋下滑 | 200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