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模糊的创新:创业板不是小小板 (查看全文) 记者 黄利明 2009年9月17日,创业板首批7家企业IPO申请全部获得有条件通过。 冲关11年的中国创业板,终于踏上了“纳斯达克”之路——这个真正为创新型企业注入资金与活力造富之路,如今离揭幕已只是一箭之遥。 由于监管层用心良苦下对创业板“平稳”起步的要求,首批过会与即将过会的企业,“靓丽”的财务指标就是上中小板亦是绰绰有余,但创新性却是带来较大争议。 稳妥推出 创业板的推出过程中,“稳妥”这两个字眼被贯穿前后。 正是有此导向,加上创业板推出后需要批量上市,IPO速度加快,令各保荐机构甚至欲上中小板的企业将目光转向创业板。这也令创业板囤积了不少财务指标“优秀”的项目。 首批7家通过创业板发审会的公司为青岛特锐德电气、南方风机、北京立思辰科技、乐普(北京)医疗器械、北京神州泰岳软件、上海佳豪船舶和重庆莱美药业。记者统计,这7家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最低为南方风机5448万元;最高为乐普医疗,为4.15亿元。7家公司这一财务指标已远远超过A股中小板规定的3000万元标准。其中北京神州泰岳软件就是原本登陆中小板被否而转投创业板的。 按照证监会的安排,9月18日、21日分别有6家和5家企业的IPO申请进行发行审核。这11家公司中,除西安宝德自动化未达到中小板上市的3年累计盈利不低于3000万元标准外,其他均达到该标准而且是远远超过。 国元证券总裁蔡咏向记者介绍,公司保荐9月18日过会的安科生物,早先就达到了上中小板的要求,他们就是奔着创业板去的。蔡咏指出,因创业板担心被爆炒所以需要一定数量的公司推出,首先是保证业绩。 证监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亦表示,现在首先是要把创业板“稳妥”的推出来,因此在企业财务指标上肯定是要求比较高。 创新模糊 不过,正是由于证监会“稳妥”的心态,令首批项目虽然有“靓丽”的财务指 在149家受理企业中突出重围成为首批过会的7家企业,成为相关保荐机构研究的对象。正如大多数同行的目的一样,期望从中寻找到“发审委认定一家企业符合创业板要求的思路”。 但在投行人士看来,这13家企业的普遍特点就是高毛利率、高成长性,而创新性光环则暗淡不少。 此前,针对创业板企业的特点,证监会在与保荐机构沟通时曾多次进行解释和强调,也总结出八大标准,即“两高六新”,即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 然而实际上,从已披露的13家企业材料来看,其“高成长性”已普遍符合,但“高科技含量”和“六新”仍无法达到此前市场人士的期望。 在这些企业当中,既有提供设计服务的上海佳豪和提供办公外包管理服务的北京立思辰,也有包括乐普医疗在内的药品医疗行业,还包括青岛特锐德、南方风机、鼎汉技术等制造业企业。[查看全文] |
|
|
||
|
|
|
||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 |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6-10-6420 9024 传真:86-10-6420 8996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Copyright 2001-2006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