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4-22 11:48
2025年4月,华发集团与格力集团两大国企巨头联手,共同组建珠海科技产业集团(下称“珠海科技”)。
一名珠海国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珠海科技的组建是珠海国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一次重大战略布局,其规模和影响力在珠海国资体系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该人士表示,下一步,珠海科技将围绕新能源、半导体、医疗健康以及人工智能、智慧家居“3+2”产业布局,试图构建出一个规模实力雄厚、业务结构合理、产业资源丰富、专业能力突出的市管一级科技产业发展新平台。
经济观察报获悉,此次组建完成后,珠海科技将成为格力金投的股东,华发集团将控股并表珠海科技集团。
公开数据统计显示,华发集团作为珠海最大的综合型国有企业集团,截至2024年底,其资产总额超7200亿元。
在另一名国资人士看来,这一动作,是珠海国资整合的“关键一子”,也标志着珠海国资正式迈入“超级平台”时代。
不止珠海,包括上海、江苏、长沙、郑州等地也在加快地方国资平台的重组与构建。
一名江苏国资人士认为,2025年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据此,多地国资改革都在加速推进。
他说:“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国资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亟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动作
2025年4月,珠海市国资委发布《关于组建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珠国资【2025】50号),宣布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与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将共同组建珠海科技。
从注资与股权结构上看,格力集团将持有的部分股权和资产(含格力金投100%股权)对珠海科技进行注资。华发集团也将所持有的部分股权和资产(含华发科技股权)注入珠海科技集团。组建完成后,珠海科技集团将成为格力金投的股东,华发集团将控股并表珠海科技集团,格力集团参股。
经济观察报获悉,尽管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但格力金投仍为相关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珠海市国资委仍为最终实际控制人,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上述珠海国资人士表示,此次组建的决策背后,有着较为深远的考量与布局。他说:“组建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是珠海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寻找新增长点、开启经济增长第二曲线的战略选择。通过整合华发集团和格力集团的资源,未来有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强化科技产业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
此次组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布局新赛道、新技术、新模式,转换增长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上述珠海国资人士举例,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一个规模实力雄厚、业务结构合理、产业资源丰富、专业能力突出的市管一级科技产业发展新平台,发挥产业引领、产业培育、产业整合、产业集聚、产业放大的功能,推动珠海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下一步,珠海科技将围绕新能源、半导体、医疗健康以及人工智能、智慧家居“3+2”产业布局。
上述珠海国资人士分析,这一布局旨在发挥市属国资在产业投资、产业招商、产业金融等领域的禀赋优势和资源协同效应,更好服务珠海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另一名国资人士看来,珠海国资此次大动作,旨在通过集中资源,打造“科技+资本”双轮驱动的超级平台,瞄准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上海、江苏等地的国资改革形成区域竞争格局。
提速
不止于珠海,包括上海、江苏等地在内的地方国资,也在加速完善国资平台、布局相关产业。
以此前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科创”)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投”)重组诞生的超级国资平台为例,重组后的上海国投公司正在快速整合双方资源,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公开数据统计显示,上海科创集团作为上海唯一以早期创投为主业的国有核心投资平台,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项目资源,管理资本规模达1200亿元。
一名接近上海国资的人士预判,上述国资平台的建立,有望持续提升科创投资能力。而且,重组后的平台资本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将极大增强上海在科创领域的投资能力和影响力。
该人士表示,下一步,通过集中力量进行科技创新,上海还有望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未来,上海的该国资平台将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引导上海科创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上述接近上海国资的人士认为,其庞大的资本规模和资源整合能力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打造更加完善的科创生态系统。
上海的运作经验,引起了其他地区国资的注意。
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向外界透露“加快组建省国金投资集团”的消息。
目前,江苏省国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国金”)已经正式登记成立,注册资本300亿元人民币。
上述江苏国资人士表示,江苏国金已经于2025年2月1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0亿元人民币,由江苏省财政厅全资持股。
这一省国金集团的主要职责是以市场化方式开展金融企业股权投资,通过股权转让、收购、置换等方式实现省属金融企业股权归集。江苏国金还将支持金融企业补充资本金,推动全省金融资源更好协同,集聚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下一步,江苏国金还将以股权为纽带,推动省级金融板块加强战略协同和业务协作,打造“股、贷、担、保、投”联动的省级金融工具产业链。
风险
上述珠海国资人士坦言,珠海国资通过整合华发集团和格力集团等资源,虽然能够提升整体竞争力,但也面临着整合风险。
列入珠海国资委推动的国企重组整合中,涉及多个大型企业集团,整合过程中可能面临文化差异、管理理念不同等问题,导致协同效应难以充分发挥。上述珠海国资人士表示,未来如何实现高效整合依旧是一个挑战。
从珠海国资整体来看,当地国资正从“城投时代”向“产投时代”转型,如格力地产退出房地产业务转型免税业务,转型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市场不确定性、业务不熟悉等风险。
还有市场竞争风险。
他预估,2025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珠海国资亦不例外。下一步,只有持续提升新国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顺利应对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
上述国资人士提醒,珠海国资还需警惕投资浮亏与资产减值风险。
该国资人士分析,格力集团在转让格力电器股权后,虽然获得了大量资金,但需警惕其后续投资的上市公司持续出现浮亏,某种程度上,这也会影响整体资产质量。
一名参与上海国资平台重组的人士,亦在关注整合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挑战。在他看来,由于不同企业的业务范围广泛,整合过程中可能面临管理效率下降、决策流程复杂等问题。
而且,上海国资平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中,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例如,在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国内外竞争对手众多,上海国资平台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债务风险是地方国资平台面临的另一挑战。
江苏作为城投债发行量较大的省份之一,部分城投平台存在债务总量大、增长快的问题。
经济观察报获悉,以江苏盐城为例,该市便提出要控制国企投资行为,实施公益性项目提级管理,以防范债务规模无序增长。除了盐城,江苏其他多地的国资平台也在加快市场化转型,如扬州市江都区正在对国有平台公司进行清理整合,推动市场化转型。转型过程中需要直面业务调整、人员安置等问题。
下一步,江苏部分市属平台公司数量会大幅压降,整合过程中可能还面临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