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恩生物陈娟:解码微生物产业的 "芯片" 逻辑与跨界创新路径

2025-04-20 08:50

慕恩生物通过十年技术沉淀,正在构建微生物产业的 "芯片级" 生态。这家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技术团队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公司,凭借超30万株菌株资源库和覆盖发现、筛选、工程改造、应用全链条的 DREAM 技术平台,正在生物制造、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展开战略布局。

2025年3月30日-4月2日,Foodaily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博览会暨每日新潮食品节(简称Foodaily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Foodaily创博会上,慕恩生物副总裁陈娟介绍了其技术护城河与产业突围路径。

以下为对谈实录:

问:您如何看待微生物资源在生物制造领域的“芯片”价值?这种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

陈娟:微生物菌种在生物制造领域,就好比在AI 领域的芯片,整个微生物的菌种库实际上决定了中下游产品的开发边界。所以我们从 2015 年成立的时候就开始建立这个全球最大的菌种库,且这个菌种库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所以它的产品力会更强。拥有这个菌种库,我们就可以在自有知识产权的很多源头上做突破性的创新实践。

依托这个菌种库,我们搭建了从发现微生物到筛选微生物、改造微生物、应用微生物的完整产业化技术体系。同样的,依托这个菌种库,我们也可以在专利布局、创新产品方面去建立自己的技术护城河,更加速我们产品的研发进度和产品品质。

问:公司业务覆盖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功能食品三大领域,且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这种跨行业布局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陈娟:慕恩生物的核心逻辑在于挖掘微生物的产业化潜力,通过菌株技术在医药、农业、功能食品等领域开发产品。自 2015 年搭建微生物技术平台以来,我们建立了多场景的差异化筛选及开发逻辑,形成了可扩展的技术底座。我们采用 "技术赋能+生态合作" 模式,专注于菌种研发和技术创新,由合作伙伴负责应用转化及市场推广,这种分工能最大化发挥各方优势。

目前已构建起覆盖医药、农业、食品、美妆、环保等领域的微生物技术矩阵,通过持续优化菌株库和技术平台,正在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高效转化。未来将继续深化微生物技术平台建设,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问:本次展出的功能益生菌产品/技术中,最具颠覆性的创新点是什么?

陈娟:我们这次展会带来的二代益生菌原料 ——AKK 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和传统酸奶里的一代益生菌差别挺大的。二代益生菌是在足够剂量下能够预防或治疗特定疾病的活性微生物,AKK菌已经有超过 1500 篇科研论文支撑,尤其在肥胖、糖尿病管理和抗衰老方面研究最多。我们团队从222 株菌株里筛选出了一株减肥、降血糖、降血脂效果特别好的,还围绕它申请了 10 项海内外专利,独创了活性蛋白质Amuc_1100的质谱鉴定技术,能在相同菌数下保证功能物质活性最强。

生产上我们也突破了万亿级高纯度菌粉工艺,稳定性做到两年。虽然现在这些原料主要通过跨境电商进口,但我们用医药级标准研发,未来希望能让国产活菌原料真正走到国际技术前沿。简单来说,二代益生菌不是普通益生菌,是能针对代谢疾病的“活菌药”,从研发到生产都更像做药而不是做食品。

问:慕恩生物的研发路径与同行比的区别在哪里?

陈娟:在益生菌领域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生物医药背景上。我们已经有两款活菌药物拿到了FDA 临床批件,一个针对肿瘤,另一个针对代谢疾病。这种做药的逻辑也延续到食品开发:用80多个细胞、动物模型筛选菌株,再通过人体临床试验验证功效,比普通食品企业更看重科学证据。

我们有两个“护城河”,一是全球最大的AKK菌种库,超过222株AKK菌株储备,对全球123株AKK菌株做过基因组比较分析,功能基因差异一目了然;二是DREAM技术平台,从菌株发现、功效研究到应用开发全链条覆盖。比如AKK菌的生产,我们用质谱鉴定技术保证活性物质含量,还能做到万亿级菌粉两年稳定。

产业化方面,慕恩生物在广州有8000平中试工厂,湖南50亩I期微生物制剂生产基地,成都也在布局益生菌智能工厂。简单来说,别人做益生菌像做食品,我们更像是用做药的标准在做活菌原料,从筛选到量产全链条都更严谨。

问:您认为未来5年功能益生菌领域最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创新是什么?慕恩生物在其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陈娟:功能益生菌的颠覆性创新,应该是把做药的逻辑渗透到食品开发里。简单说就是像研发活菌药物一样筛选菌株,用临床级的细胞模型、动物实验甚至临床试验来验证功效,而不是靠概念炒作。比如针对不同的功能方向如代谢疾病或情绪调节,要选择特异的靶点筛选菌株,最后用扎实的科学及临床数据说话。

我们希望慕恩生物有机会成为这个领域的规则制定者。我们手里有全球最大的 AKK 菌种库,还搭建了独家的 DREAM 技术平台,从菌株发现到功效验证全链条覆盖。就像我们筛选 AKK 菌时,不仅要看它降血糖的效果,还要测活性蛋白表达量,用质谱技术保证每批产品的一致性。这种医药级的严谨态度,能让功能益生菌真正从"玄学"变成有科学依据的消费品,我们希望通过制定更高的行业标准,让市场告别虚假宣传,回归产品力竞争。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消费】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