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华/文
4月初的一个凌晨,一辆由武汉发往上海的9.6米厢式货车,缓缓驶入闵行的一处物流园内,经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停靠在指定位置等待卸货。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数字货运平台福佑卡车的数据监控大屏上,迅速弹出一个提示窗口,可以看到该运单状态显示为等待卸货,车辆位置等信息也已同步更新。
该公司大数据负责人刘尉良介绍,数智化决策中枢系统会实时跟踪每一趟货物状态、车辆位置、行驶路线等关键数据,通过特定的算法模型,对车辆晚点、路线偏移等异常情况,迅速识别并自动预警,确保整个运输过程可视、可查、可控、可追溯。
这只是数据要素在货运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的一个缩影。4月2日,在国家数据局举办的“数据价值化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表示,我国拥有超过1.8亿经营主体,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主阵地”,必须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
实际上,拓展企业数据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已经被列为2025年数据工作的重点。去年12月底,国家数据局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目标很明确,意在“充分释放企业数据资源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而在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全社会物流降本的背景下,物流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当其冲。就在该意见出台的前一天,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在上海成立,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将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口岸等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核心,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以数字技术提升产业运营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数据要素是推动货运物流行业从过去的“重规模扩张”走向未来“重效益质量”的核心动能,数据要素的充分利用,将为行业带来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服务优化等诸多积极影响,对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风证券分析师亦曾指出,商贸供应链、货运物流、交通运输等已经形成成熟的数据产业链,经过长期的业务积累沉淀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同时下游应用场景丰富,需求不断被验证,包括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运营能效提升、数据分析与预警、保险理赔等均已有成熟应用,具备规模化推广的先发优势。
作为传统货运与互联网结合的物流新业态,数字货运平台在数据要素积累和开发利用上都走在前列。据了解,福佑卡车平台有超过160万名货车司机,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积累了200亿数据的全链条数据库,涵盖货源分布、运力分布、运价指数、司机画像等多维度数据,这些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车辆调度、线路优化等货运场景。
在海量数据支撑下,数据资产化成为福佑卡车的探索方向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去年9月,该公司首批5项数据资产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完成登记,包括司机群体画像数据、区域运力分布数据、快递快运分布数据、交通运输行业线路价格指数、交通运输行业碳减排量研究报告集等,是同期公路货运行业数量最多的一批数据资产登记。
作为物流作业场景的“第一手数据”,物流数据要素除了应用于企业自身外,也在为上下游产业链进行价值赋能。刘尉良介绍,供应链数字化在工业生产制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面对越来越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福佑卡车提供数字化跨城运输解决方案,在快消、家电、汽车等生产制造企业与物流承运者之间,搭建紧密协同的数字桥梁,帮助其实现供应链迭代升级和降本物流成本。
此外,福佑卡车正在探索多元化数据要素利用路径,尤其在风控、信用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平台基于对历史运单数据的多源融合和分析建模,形成公路运输风险完整画像,利用风控模型识别货主、运力、路线、天气、货物品类等风险因子并进行量化,解决了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评估难、评价标准缺失等难题,目前已经应用在保理、增信、融资租赁、保险理赔等场景。”
据悉,未来福佑卡车将深化与自动驾驶公司、新能源主机厂、金融保险机构等之间的合作,促进物流数据跨行业、跨场景、跨主体应用,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