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A股后,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宋笛2025-04-08 10:03

宋笛/文 特朗普推出的“对等关税”带来的混乱仍在持续。包括美股在内,各主要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在数天时间里,均出现了大幅下挫。4月7日,三天假期后开盘的A股也出现了超过7%的日跌幅。

面对超过市场预期的“对等关税”,一方面我们应该坚定信心,人民日报评论中说“天塌不下来”。经过上一轮贸易战,我们的贸易结构持续改善,多元化贸易格局基本成形,同时,我们还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此外,经过数年努力,中国企业的供应链建设和市场多元化建设也已今非昔比。

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更有底气地应对这一轮贸易战。

但一方面,特朗普采取的前所未有的极端措施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视,我们更应该对其有充分认识,从政府到企业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仅要关注加征关税在短期带来的冲击,还要看到,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可能会走得比较长远。

从短期看,应对贸易战的冲击,我们需要在关键节点,及时、有力、有序地释放政策信号,以平缓关税带来的冲击。

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储备了大量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降准降息等,考虑到我们在通胀上的压力较小,政策的实施空间是充足的。

如果A股短期出现恐慌性下跌,应及时出手,以稳定市场信心。4月7日中央汇金公司的增持公告已经释放了我们开始着手稳定市场的信号。央行4月8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金融监管总局也表示,将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股市比例。

在短期对冲风险后,从中期看,要真正应对新的贸易战,我们应将精力放在“办好自己的事情”上,因为对大国而言“办好自己的事情”才是长期发展的关键。

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就是一例。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推动美国实现贸易平衡,但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是长期以来其国内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表现,是没有“办好自己的事情”的结果。这一经济结构的失衡,经过美国国内政治博弈,最终演变成了一次对全球经济秩序带来冲击的关税政策。而我们之所以有底气应对这一轮贸易战,也是因为在过去数年中,我们主动地化解多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持续深化了改革,充分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在“办好自己的事情”上取得了进展。

从这点出发,贸易战对中国经济不仅是冲击,也是机会。我们应该化压力为动力,用更大的力度和决心,推动关键领域的改革。

比如,我们的内需仍有进一步提振的空间,供需结构也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我们需要通过改革措施促进就业、增加社会保障、推动居民收入的持续提升,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这种结构调整不仅有助于我们应对贸易战,更能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好坚实基础。此外,从此前的经验看,企业是应对贸易战的关键角色。因此,我们也需要不断深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从而充分激发企业活力,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办好自己的事情”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出正确的选择。从长期看,应对贸易战最有力的措施是坚定不移地不断推动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全球化。

在过去数十年时间中,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的普遍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虽然目前的全球化并不完美,需要调整和优化,但其对各国经济的发展仍是至关重要的。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激起了各国强烈的反应,各国不论是协商、谴责或者反制,其本质目的都在尽快推动全球贸易脱离混乱,回归秩序。

可以说,经过此次的贸易战,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开始更直观和深刻地认识到全球化的价值。

站在全球经济的历史性关口,我们一方面需要以更大力度推进自主开放,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锚和避风港。

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坚定地站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一侧,并和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以及各发展中国家共同推进国际经贸组织改革、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完善。

无论美国是否将重回全球化秩序中,我们都应该坚定地倡导一个更加包容、普惠的全球化体系,并相信这个体系会更均衡地推动各个经济体的发展,更广泛地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经济观察报编委 政策与产业中心主编 部门长期关注宏观政策、财政税收、国资国企、科技能源、国际经贸和养老就业,持续报道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工作邮箱:songdi@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