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社交媒体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其新作《焦虑的一代》中,深刻剖析了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本书一经出版, 便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中文版由湛庐文化引进, 2025年3月上市!
作为《象与骑象人》《正义之心》的作者,乔纳森·海特再次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一个重要且扎心的事实——1995年之后出生的孩子正在成为焦虑的一代,男孩越来越孤独,女孩越来越焦虑,而这一切都源自智能手机的兴起!
《焦虑的一代》指出,自2010年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急剧恶化,焦虑、抑郁、自我伤害甚至自杀率显著上升。
• 2010年以来, 美国大学生焦虑上涨134%,抑郁上涨106%。
• 2010年以来, 美国成年人自行报告中的重度焦虑症情况:
18~25岁上涨139%,
26~34岁上涨103%,
35~49岁上涨52%,
• 2010年以来,美国10~14岁青少年自杀率,男孩上涨91%,女孩上涨167%。
• 2010年以来,英国13-16岁少年的自我伤害事件, 男孩上涨134% ,女孩上涨78%
• 2010年以来,澳大利亚12~24岁人群因心理健康问题接受住院治疗的比率,
女孩上涨81%,男孩上涨51%。
• 2021年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海特认为,这一现象与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密切相关。孩子每天都要花几小时聚精会神地浏览手机屏幕,透过一张张欢乐开怀的照片,审视他人的“完美生活”,如朋友、熟人,乃至素昧平生的“网红”们。用户生成视频、娱乐内容越来越多。这些内容会自动播放,或者由算法推荐,而算法的设计宗旨就是尽可能地延长他们的在线时间。与此同时,孩子们与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玩耍、交谈、接触的时间大大减少,甚至已经累了,看不下去了,但是手还在无意识地往下划,如同灵魂出窍一般.......
导致的结果是社交媒体的“比较”功能,加剧了青少年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平台上“完美生活”的展示,让青少年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
对女孩来说,社交媒体让女孩重度焦虑:滤镜、美颜、社交媒体经过美化的生活会让女孩产生外貌焦虑,加剧青春期女孩的不安全感。对男孩来说,游戏和视频让其深陷孤独:网络游戏和智能手机让男孩有更多途径逃避现实,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此外,作者进一步指出,社交媒体还导致青少年社会剥夺、睡眠剥夺、注意力碎片化、以及成瘾问题。这些伤害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焦虑的一代》自出版以来,迅速登上《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榜榜首,并连续32周霸榜。本书还荣获Goodreads年度最佳非虚构奖.
并被《泰晤士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时代周刊》评为2024年度最佳图书。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比尔·盖茨也将其列入年度书单推荐.
在中国,本书同样引发了广泛关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杨斌、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社会科学学院前院长彭凯平、帆书App创始人樊登、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等18位心理学、教育、科技等跨界领袖和专家,联袂撰写近4万字的深度导读,与读者探讨如何在中国践行本书.这不仅仅是一份建议,更是致所有守护者的行动宣言!
4大行动指南: 破解数字时代养育困局
冲在最前面拯救“焦虑的一代”的一定是父母,但不该只是父母.
面对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带来的青少年心理危机,海特在书中不仅揭示了问题,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从社会、技术、学校、父母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例如,他建议父母建立家长联盟,共同制定合理的技术使用规则,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此外,他还提倡让孩子在现实世界中获得更多的社交和情感支持,而不是沉迷于虚拟世界。
海特还强调,目前我们面临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危机——现实世界里我们对孩子过度保护,在网络世界里却过度纵容. 青少年需要在现实世界中获得足够的挑战和独立探索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心理免疫系统”. 过度保护的父母和学校环境,反而削弱了青少年应对挫折的能力。因此,他建议父母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社交,减少对屏幕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