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种昂 2024年11月20日上午,第四届中国节水论坛在山东济南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办,主题是“节水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来自节水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地方政府负责人济济一堂,为节水事业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提供新思路、拓展新路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千百年来,黄河滋润千里沃野,但也不免“体弱多病”——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这也成为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永来说,黄河流域属于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承载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14%的经济总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80%,人均水资源量仅有473立方米,为全国平均的23%,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的15%。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高占义介绍,黄河流域由于普遍缺水,灌溉就显得非常重要。黄河流域有大中型灌区有873处,约占全国的12%。黄河流域灌溉不只是给农业灌溉,也解决城镇生活的供水问题,承担着生态供水功能,保障了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水资源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中国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夏更生表示,近十年来,中国农业用水总量逐步减少,农业年用水量同比下降5.1%,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同比下降13.7%。同时,中国耕地灌溉面积稳步增加。2023年,中国耕地灌溉面积10.55亿亩,比2012年增加了1.18亿亩。此外,经过多年持续建设,中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
“我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62%,无论是用水效率,还是单方水的产粮量,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节水大使”康绍忠表示,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占全球18%的人口,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以有限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指出,本届论坛共话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业,共商节水优先治理大计,共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略。中国节水论坛已成为凝聚共识、产生合力的重要参政议政平台,希望深入研讨交流,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节水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共同为中国节水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