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都洛阳看不到多少古迹?|古迹巡游

文博时空2024-11-20 08:17

文博时空/文 宋燕/文 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东周、东汉、北魏、西晋都曾在此定都,隋唐将这里作为东都,北宋时也是文人喜欢定居的大城市。然而,今天能看到的应天门是 2016 年建的,明堂、天堂是 2015 年建的,定鼎门是在遗址上建了个博物馆……

image.png

应天门

image.png

明堂天堂

为什么历史这么悠久的古都洛阳却看不到多少古迹遗存?为什么现在去洛阳,能看到的文物大多来自地下?

这就不得不说到洛阳多舛的历史。

东汉:曾经宫阙高百尺,瞬间化为灰烬

东周时洛阳有多繁华,如今史料阙载,不太好形容了。但东汉时的兴盛可以知道,《后汉书》中称,“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陵上柏》中,小镇青年初到洛阳,描述“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宫殿的屋檐能够达到百尺之高。如此的富贵豪奢让青年产生出永远也奋斗不到的沮丧,不由得生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不如醉生梦死算了的感慨。

东汉洛阳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四面共设城门十二座。宫殿主要有南、北二宫。南宫是皇帝议政与接见外宾、举行重要典礼仪式之所,北宫为皇帝及后宫起居之所,后逐渐代替南宫成为政治中心。主殿德阳殿极其宏大。《汉仪》载:“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坛,激沼水于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刻缕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翡翠。一柱三带,韬以赤缇。”南北宫之间有空中架设的三条复道通行,天子走中道,官员走左右两道,十步一卫,两宫相距七里。

image.png

东汉时期鎏金铜羽人 洛阳博物馆

越是富足的地方,越容易让人垂涎。公元 189 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军阀董卓掌握朝政,带兵进入洛阳,对这里进行了一番洗劫。“突其庐舍,淫掠妇女,剽掳资物”,如果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那就错了,董卓抢完了东西,驱赶洛阳数百万人口去长安,一路上饥饿、劳累,大量百姓死去,死尸盈路。为了断百姓后路,董卓出城后就下令焚城,“二百里内无复孑遗”,一座繁华都市霎时成为灰烬。

魏晋:废墟上重建,又再度成为废墟

东汉洛阳被毁 20 年后,曹操从废墟上开始重建,从各个地方迁移人口到洛阳,一度王公大臣都要挥锹铲土建宫殿。曹操建洛阳未竟而去世,他的儿子魏明帝接续了他的事业。

曹魏洛阳城的宫城以东汉洛阳城北宫为基础,主殿为太极殿,是皇帝举办大型朝会等重要礼仪活动的场所;太极殿两侧有东堂、西堂,东堂是皇帝日常处理朝政、召见群臣的地方,西堂是皇帝日常起居之所。魏明帝派人从长安迁金人、铜驼、承露盘等各种前朝珍品于洛阳。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一对汉武帝时的铜驼,他把这对铜驼安放在了阊阖门与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两侧,这条中轴大街后来取名为铜驼大街。

image.png

曹魏时期白玉杯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司马家族代魏为晋,依然以洛阳为都,繁盛一时,在这个全国最大的城市里,上演过石崇斗富这样的奢靡故事。

公元 302 年,八王之乱爆发, 304 年,河间王的部队进洛阳,烧两座城门,死者万计,之后大兴洗劫,魏晋以来的积蓄扫地无遗。这依然不是最坏的, 7 年后永嘉之乱,匈奴掠中原,火烧宗庙、官府,洛阳再次成为废墟。据史书的记载,城破之前,晋帝司马炽打算逃跑,他带着一队官员走出宫城,来到洛阳铜驼街,而铜驼街已如同废墟,满街都是饥饿的难民,人与人互相格杀,吃掉对方的尸体。当饥民们看到这群衣着还整齐的人,立即如野兽一样疯狂地冲上来,司马炽等人只好狼狈逃回皇宫。

北魏:短暂的佛国圣地,几十年即毁灭

自此之后的一百多年,西晋衣冠南渡,中国北方处在五胡十六国的互相争斗之中。洛阳处被不断易手,毁了建,建了拆,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并于 494 年从平城迁都至此。北魏这个时期的洛阳再度繁华,《洛阳伽蓝记》中记载,“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北魏君主崇佛,洛阳城中寺塔林立,达至千数,犹如佛国胜地。如今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半边脸的佛头,就是那一时期的遗存,上世纪 80 年代出土于永宁寺遗址。而永宁寺塔在史料中记载“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换算下来是今天应县木塔的两倍还多,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建筑之一。

 image.png

北魏佛头 洛阳博物馆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几十年后,北魏发生动乱、分裂,洛阳再次被毁。曾经的国际化大都市,成了一幅“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於荒阶,山鸟巢於庭树”的荒凉景象。

隋唐:历史上的最辉煌时期,也没能摆脱被毁的命运

隋唐是洛阳最兴盛的时候,隋炀帝把它当作东都,武则天把它当作神都,隋唐时的洛阳,至今仍是城市建设的典范,其宏大与精巧在当时的世界无人能敌。

武则天极力发展洛阳,不断增加洛阳地区的人口,在她建立神都以后,便下令将关中数万人迁移到洛阳。为了鼓励商业发展,她下令引漕渠水,开设新潭,方便商船停靠。她还想方设法吸引人们到城中进行商业经营,给予他们良好的营商环境,统一集中到三大市场中。最盛时,南市有一百二十行,三千多肆,大小货物堆积如山;西市有邸店一百四十一区,六十六行。运河上货船来往众多,商贾云集。诗人崔珏描绘说“南津柳色连南市,南市戎州三百里”。

image.png

彩绘陶马与驯马俑 洛阳博物馆

公元 688 年,武则天下令“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 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园盖, 九龙捧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号曰万象神宫”。 694 年建天枢,高一百五尺; 696 年新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 697 年铸九鼎,豫州鼎高丈八尺。这些高大的建筑座落在宫城的中轴线上,突出了帝王的唯我独尊。

盛唐时期的东都洛阳,不仅一度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其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都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 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晚唐诗人韦庄有一首《洛阳吟》描绘了盛唐时期的洛阳:“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image.png

三彩灯局部 洛阳博物馆

这样一个洛阳,在公元 762 年的安史之乱后经历了难以置信的毁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过百万人的城市中心,剩得一千户人都不到,空地长满荆棘,能听到豺狼的嗥叫声。幸存的人瑟缩在空荡荡的屋子里,连蔽体的衣服都没有,只能用纸遮羞。安史之乱虽平,藩镇争斗又起,洛阳稍有修复即被焚掠,直到”野无遗杆,寂无鸡犬之声“,满眼都是白骨和荒草,如同世界末日。

北宋:官员隐居之地,萧瑟的“西京”

命运多舛的洛阳,到宋朝才走完它的古都之路,也基本中止了它不断被争夺、被毁灭的命运。经济中心向东南转移了,洛阳的地位不再那么重要,对于经历太多的洛阳,可能更是一件幸事。入宋之时,洛阳已不再有大都市的景象了,旧日的里坊建筑多被夷为平地,平地上不是农田便是菜圃,过去宽阔平直的大道路面无人护理,遇有阴雨便泥泞漫道。市区与郊野基本连成一片,不复辉煌气象。大宋没有拿它当首都,但这旧日的贵族仍是被人高看的。

这一时期,西京洛阳虽不似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体的东京汴梁那般繁华,却因其浓厚的历史底蕴成为官宦文人们的理想居所,司马光、文彦博、富弼等大批地位显赫的官员纷纷在此置田建园,作为乐享清静的第二居所。 苏辙曾说:“习于汉唐衣冠之遗俗,居家治园池,筑台榭,植草木……其山川风气,清明盛丽,居之可乐……而其贵臣巨室,园囿亭观之盛,实甲天下 。”

image.png

宋代瓷胎象棋 洛阳博物馆

由于政局动荡,北宋末年大量园林逐渐荒废,长期居于洛阳的邵雍在《洛阳怀古赋》中指出:“宫室森列,鞠而为茅草;园囿棋布,荒而为平野。銮舆曾不到者三十余年,使人怅然叹曰:‘虚有都之名也’。”

兴废: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必争

在漫长的时间里,洛阳不断得到建设,又不断毁于战火,可以说是“成也地理位置,败也地理位置”。陈建在《建都论》中指出:“夫建都之要,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建都,惟洛三善咸备。”而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则分析了它被毁的原因: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宋金两军在北方鏖战,仅洛阳一地,就先后五次失陷。南宋端平年间一度北伐成功进入洛阳,发现曾经的西京只剩 300 多户人,与空城无异。明朝洛阳没有外敌入侵之患,却两次因为农民起义而被破坏,许多当时的建筑如文峰塔也被大炮轰塌。

正因为这些原因,洛阳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在每个历史阶段有过辉煌的建筑成就,却很少有能完好留到今天的。如今怀念洛阳的古代风貌和历史文化,也只能通过地下考古挖出的文物,和洛阳今天营造的历史风气,来想象当年的繁盛与精致了。

图片 | 杜广磊 宋燕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