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讲堂】系经济观察报社年度培训项目,邀请来自经济、传媒、科学、文化、法律、商业等领域知名人士讲授常识与新知,分享经典和创新,是助力提升经观内容品质和传播影响的开放型课堂。
跑步作为一项广泛普及的运动,虽然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大量的技术细节和科学方法,要提高长跑的能力,科学的训练方法尤为重要。武文强教授是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书记,同时担任中国田径运动学院院长,以下内容根据其10月21日在【经观讲堂】上的发言整理。
记者 陈月芹 如何健康、科学地跑步?我将从评估、跑步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和手段、热身与恢复等方面进行阐释,帮助跑者形成正确的训练理念,并科学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跑步能力。
一、跑前对身体做评估
在开始长跑训练前,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规范运动姿势、提升训练效率,减少运动的伤害风险,还能根据个人身体条件量身制定训练计划(因材施教)。
经常有人询问:“老师,我开始跑步,多久能完成半马或全马?”这个问题没有既定答案。有些人可能在3—6个月内完成半马,而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完成马拉松的体验也有很大差异,有的人能够轻松完赛,而有的人则可能经历极大的痛苦。
跑前的身体评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姿态评估、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心肺耐力测试(如YMCA台阶测试)、平衡能力测试、肌耐力与柔韧测试等。
以站姿评估为例,正确的站姿是:目视前方;头部与肩部自然放松并保持中立位置;核心收紧,骨盆保持中立;耳、肩、髋、膝、踝在一条直线上,重心位于前脚掌。尽管这种姿势看似简单,但要持续保持并不容易。如今,颈前伸、脊柱侧弯等姿势问题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出现比例逐年升高,已经引起家长和教育部门的关注。若出现高低肩、高低髋、颈前伸、骨盆前倾、脊柱侧弯等问题,跑者应进行专业的康复和纠正。因为参加一次全马,跑者可能需要跑约5万步,若每一步的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的重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此外,运动能力的评估同样重要。FMS测试通过七个基础动作评估主要关节的力量、活动度和稳定性,找出运动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再进行针对性的改善训练。
中小学体育老师上课时,经常让同学们做膝关节绕环,这是错误的。纵向交叉生长的韧带,决定了膝盖的主要功能是向后弯腿和向前伸腿。如果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伴有旋转运动,可能导致韧带组织受到挤压和撕裂,还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
还有一项评估内容是心肺耐力。跑者要准备一块能测心率的表,严格看着自己的心率跑步,在锻炼之前随时监控自己的心肺耐力大概在什么水平。每个人刚开始锻炼的时候,心率一定是高的,忽高忽低或者持续很高则说明心肺功能不太好。大家锻炼自己的跑步能力,应该练到像开车一样,找到最省油的点。
肌耐力和柔韧性也是评估的重要环节。若跑步时频繁出现腿部抽筋或拉伤,通常说明肌肉耐力不足。而柔韧性测试(如坐位体前屈)有助于判断下肢的柔韧性状态。
二、长跑技术动作
合理的跑步技术能降低运动受伤风险,提高实效性和经济性。有的人关心:“跑步的技术原理是什么,怎么跑是合理的?”我必须强调,我们追求的是一个规律性的标准,没有绝对的技术要求,合理、省力才是王道。如果我们跑几天就坚持不下去,跑步技术实现起来很困难,那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如果我们每天能够运动、不受伤,还能身心愉悦,跑步才能进行下去。所以,跑步一定不是需要坚持的,它的终极目标是让我们从运动中获得快乐,乐意去跑步,甚至真正把体育运动作为生活方式中最稳定的部分。
跑步动作不规范的常见表现包括:姿势僵硬、步频过低、着地方式不当、角度不正、摆臂不协调、呼吸不均匀等。
接下来,我将一步步分解技术动作。首先,头正颈松、目视前方、核心收紧、身体微前倾;其次,摆臂时双臂下垂,肘关节弯曲约90度,手呈放松的半握拳状态,以肩部为轴,前后自动摆动;再次,着地点也很重要,应尽可能靠近重心投影点正下方,跑者着地瞬间要保持重心高度,膝关节和髋关节微屈、缓冲;最后,大腿摆动高度要和配速相适应。走路和跑步的最大区别是,走路有支撑,而跑步有双脚离地的过程。
在着地姿势上,主要有两种技术:一是前脚掌着地,由前脚掌外侧先着地,然后快速过渡到前脚掌内侧,这对下肢技术动作和关节力量要求较高,不建议无基础的初跑者使用;二是全脚掌外侧先着地,快速过渡到全脚掌内侧,迅速分散地面冲击力,适用于慢跑或初跑者进阶阶段,确保脚落地轻快且富有弹性。
最后,我建议跑者的手臂动作不要太夸张,肌肉跟腱保持适度弹性,脚离地时减少屈踝关节,摆动阶段膝关节保持小角度,身体重心垂直波动保持小幅度,保持适宜的步长。
三、训练方法和手段
跑步训练不仅是对有氧能力的锻炼,同时也包括下肢力量、支撑稳定性、协调性等多方面的训练。因此,跑步训练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有氧能力和运动经济性。
制定一份有氧跑练习计划,可以包括有氧长距离耐力训练、“法特莱克”(Fartlek)训练法、间歇训练法、乳酸阈值训练等。跑步的强度应该是舒适并且还有点艰苦的,这是指跑者确实在以相对艰苦的强度训练,但仍能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配速。
有氧跑练习有以下重点:尽可能多跑,跑得越多则越擅长这项运动;循序渐进增加跑量、速度;避免过度训练,练习要符合自身水平;持之以恒,做好准备、热身、练习、放松拉伸等每一个环节;了解自身,根据自身强弱制定练习内容;记录跑步日志,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分析存在的问题。
有一种长跑训练法叫MAF180训练法,简单说就是用180减去跑者的年龄,得出的数字就是最大有氧心率上限,这个数字再减10就是最大有氧心率下限。跑步的时候,跑者要把心率控制在这个区间,尽量接近上限。如果身体有慢性病、陈旧伤,整个区间下移5—10个点。
“法特莱克”训练法则主张在自然条件下训练,加速跑的持续时间、休息时间和跑的形式都以运动员的自我感觉来决定。比如,慢跑5—10分钟作为准备活动;匀速跑1—2公里;快跑5分钟;轻松变速跑,其中包括加速跑50—60米,直到明显疲劳为止等。
四、热身与恢复
跑者在跑前要做肌肉激活、动态拉伸、神经激活的练习,提升神经系统的专注度和反应速度,肌肉的反馈也会传回大脑,帮助肌肉形成新的运动记忆。每次训练后,跑者需要做静态拉伸、放松筋膜;在大训练量和高强度运动后可进行冰敷,在没有急性损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热水泡脚进一步促进恢复。
跑步还需要辅以其他训练,例如俯卧撑、引体向上等上肢力量训练,蹲、跳、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核心训练,耐力素质循环训练等。
饮食方面,跑步后要补充水、盐,也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保证营养。早起晨跑前一定不要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