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这件最重的大鼎是如何铸造的?|国宝身世

文博时空2024-11-11 08:13

文博时空/文 董译夫/文 “后母戊”青铜方鼎鼎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除双耳外整体浇铸而成,至今人们都不能用古法复制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它的铸造秘密。

image.png

“后母戊”青铜方鼎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器型:鼎高 133 厘米,口长 112 厘米,口宽 79.2 厘米,重达 832.84 公斤,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后母戊”方鼎壁厚约 5 厘米,有直立的耳部,边缘向内折叠,腹部呈长方形,下承接四条圆柱鼎足。其腹部四个转角、上下缘的中部及足上部均饰有扉棱。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纹饰:整器以云雷纹为地,器耳外侧饰浮雕式鱼纹,双耳正面饰浮雕式双虎噬人首纹,双耳下方饰牛首纹。腹部四面相同,每面共有夔龙纹六条,上下两条夔龙纹组成兽面纹,又称“肥遗纹”。左右两侧各有夔龙纹 1 条,其上有半个牛角兽面纹,下有半个兽面纹,两组半兽面以器腹转角扉棱相对,扉棱为鼻,从而形成整个兽面纹。鼎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饰两周凸弦纹。

大鼎如何铸造?

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大多应用陶范法。陶范就是陶制的模具,把熔化的铜液浇灌到模具中,待铜液冷却、凝固后,拆掉模具,便得到了成型的青铜制品。据专家考证,后母戊鼎就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而且,重达 800 多公斤的后母戊鼎,除双耳以外,鼎身和鼎足是一次浇铸成型,这本身就是铸造工艺上的奇迹。更令人惊讶的是,四个鼎足是空心的。如果将四足铸成实心的,肯定是四足冷却慢,器壁冷却快。依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由于它们的膨胀系数不同,大鼎完全冷却后,四足与器身的连接处将会发生扭断。因此,工匠有意将四足铸成空心,从而避免了器身与器足由于不同膨胀系数可能造成的扭断,由此可见当时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

所谓青铜,是指红铜与锡或是与铅、镍等化学元素的合金。合金的出现,是金属铸造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经过高温熔化在一起,就成为另一种性能不同的金属。商代青铜器的熔点一般在 700 摄氏度至 900 摄氏度之间,比红铜的熔点要低很多。但是含锡 10% 的青铜的硬度却是红铜的 4.7 倍。正是由于青铜具备熔点低、硬度高、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才得以广泛应用,受到青睐。

后母戊鼎重达 832.84 公斤,铸造如此巨大的青铜器至少需要 1000 公斤以上的原料。有学者研究认为,当时每只坩埚只能熔铜 12.5 公斤,算下来浇铸“后母戊”青铜方鼎要用 70 多个坩埚。据此推断,这件青铜大鼎的铸造在当时大约需要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铸造“后母戊”青铜方鼎,还需要精密的计算与配合,必须高效率地协同操作数个大型熔炉,保证有足够的金属液不断流入范内。若有疏忽,将带来严重的铸造缺陷而导致报废。火候高低与熔炼时间不一致,也会使锡在炉中的氧化程度不同,从而造成含锡量的差异。开炉释放金属液的时间不协调,也会影响铸造质量。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后母戊”青铜方鼎含铜 84.77% 、锡 11.64% 、铅 2.79% ,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

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员、青铜器修复专家陈仲陶先生介绍,古代制作后母戊鼎,用的是模范法。先做出一个模型然后焙烧,再翻制模具再焙烧,然后还要制作一个芯,这样就有了铸造的空腔,把铜水通过空腔倒进去之后,就形成了后母戊鼎。

观众只要仔细看,还是能在东侧壁看到补铸的痕迹,四条腿也有补铸的痕迹。这说明,后母戊鼎曾经过二次浇铸,第二次铸造把把器身及四鼎足未浇铸完成的区域补足,才形成了今天的后母戊鼎。

它是当今最大体量的青铜器,体量越大,铸造难度越大。尽管说浇铸过程中有缺陷,但古代先民在 3000 年前,起码耗费一吨铜水的情况下,这么大体量的东西一次性的浇铸,体现了先民的伟大,现在做都做不来。

立耳是如何与器身“合体”的?


陈仲陶先生说,古人在制作后母戊鼎的时候,已经有他的设计思路。耳朵和器身是分着铸的,耳朵里面有陶范,耳朵跟口沿连接着一个浇道,浇道外面有模具。在器身上还有一个孔洞,铜水从耳朵的孔洞进来,经过浇道穿过器身上的孔洞,形成一个闭环,这个闭环就能将耳朵和器身合上。

姓名之争

商代卜辞和金文书体较为自由,从字形上看,“司”和“后”本来是同一个字,二者经过轴对称变换,字形互为镜像。殷墟妇好墓所出之青铜方尊和圆尊上的“后”或“司”即一正一反。春秋时期的叔夷钟(北宋宣和五年( 1123 年)出土于临淄,断代为春秋齐灵公时期器,原器现已不知所踪,有铭文摹本传世,收录于《殷周金文集成》 272-278 )铭文中,记载成汤伐夏后,便将“后”反写作“司”。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存在数十例正反通用的“司”“后”。春秋以前,“司”“后”二字一般以同样的字形出现。诸家对于“司”“后”在字形上的联系基本达成共识,唯在字意解读上分歧较大。因此,迄今为止对大鼎名称的争议主要围绕于“后母戊鼎”和“司母戊鼎”之间。


image.png

妇好墓出土的青铜方尊

image.png

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圆尊

image.png

叔夷钟

“司母戊鼎”之定名, 现在虽无正式的记录可查, 但公认是郭沫若所定。过去一般学者都认为:司者, 祀也;“戊”是庙号;“司母戊”即“祭祀母亲戊”。也有解释认为:“司”有司长、掌管、经营之意,商王的诸位法定配偶参与王室事务,执掌祭祀、军事、农业活动,可称为“司某”。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司”为“嗣”,“司母”即“嗣母”,表示法定王位继承人之母。“司(嗣)母”是法定王位继承人继位之前对已逝生母的亲称,“戊”为庙号,“司(嗣)母戊”表示该鼎为献给庙号为“戊”的、身为王位继承人的母亲的祭器。商王武丁有三位法定配偶——“妣戊”“妣辛”和“妣癸”,她们是有权使用“司母”即“嗣母”称谓的。

至于“后母戊鼎”之说,则最早由台湾学者金祥恒先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次提出,认为“后”“司”本一字,本字是“后”,假借为“司”。 1976 年,河南安阳殷墟发现妇好墓,出土的铜器中,有两件大方鼎铸有“司母辛”铭文,经过考证,“司(后)母戊鼎”的“戊”和“司(后)母辛”的“辛”,都是商王武丁的法定配偶,即王后,因为后有“君主”之义,例如“夏后”指的就是夏朝的君主。母是“母亲”的意思,所谓“后母”,不是继母之义,而是指君主的母亲,“戊”是她(君主的母亲)的名字。“后母戊”三字连起来是“君主的母亲戊”的意思。从此,“后母戊鼎”说的影响逐渐扩大。

对于上述“司母戊鼎”的解释缘由,支持“后母戊鼎”的学者认为:若将“司”解读为某职司,则与贵为商王配偶的“戊”身份明显不符,大鼎的主人不可能仅是一位办事人员。若以“司”为法定王位继承人,以“司母”为法定王位继承人母亲之称,则无法解释商王武丁祭祀其另外一位配偶妇好时称其为“司辛”,也无法解释武丁卜辞中的“司戊”“司癸”等名号。(对于“后母戊鼎”说的支撑理由,支持“司母戊鼎”说的学者也进行了质疑,本文不再赘述,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准称其“后母戊鼎”。)

“戊”到底是谁?

根据器形和铭文推断,“后母戊鼎”铸造于武丁时代或武丁后期, 而祖庚、祖甲时代的卜辞中, 又有“妣戊”, 因而可以推断“妣戊”是死于武丁在位之时, 此器应是祖庚 (或祖甲) 为其母“妣戊”所作的祭器。

妇妌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任王后,是井方(位于今邢台市)方伯之女。妇妌死后庙号为“戊”,廪辛、康丁以后称之为“妣戊”或“妣戊妌”。武丁共有三位王后,即妣戊(妇妌)、妣辛(妇好)和妣癸,称为“三配”。妇妌善于农业种植,尤其擅长种黍,殷墟卜辞中记录了很多她在丘商种黍的内容。她也曾参与征伐、祭祀、先导、进贡等一系列王室活动,在卜辞中可见她征伐龙方的事迹。她的地位较高,有可能是武丁之嫡长子子弓(孝己、祖己)的生母。根据花园庄东地卜辞来看,她死于妇好之前。

参考资料

[1] 常玉芝.是“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论卜辞中的“司”、“毓”[J].中原文化研究, 2013,1(01):39-49.DOI:10.16600/j.cnki.41-1426/c.2013.01.008 .

[2] 刘锴云.为什么“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J].文史知识, 2023,(09):15-19 .

[3] 曹定云.论殷周时代“司”、“后”二字形义及其区分——兼论“司母戊鼎”不可改名为“后母戊鼎”[J].殷都学刊, 2012,33(04):1-8.DOI:10.16140/j.cnki.ydxk.2012.04.009 .

[4] 《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出版.1980年12月

[5] 新京报: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国宝:红山玉龙 利簋等

[6] 国家博物馆《青铜之王——后母戊鼎》

[7] 中国考古网《司母戊大方鼎》

[8] 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

图片 | 杜广磊、夏文瑾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