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艺工作到文化建设——文艺的人民性在文联组织工作的实现

胡晓军2024-11-08 08:14

从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到去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们加快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为文艺工作从传统优秀文化向当代先进文化转化、从文联工作向当代文化建设拓展,下达了最清晰的路线图和更明确的任务书。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艺工作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值得高度重视和最需要长期投入的领域。这是因为,文艺具有其他任何文化形态难以兼备的双重知性,其以感性和理性的综合运用,浑然一体地反映人类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本质,寄托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和理想信仰。

与规章制度等任何文明规范相比,与历史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与衣食住行等日常文化形态相比,文艺都是人们更感亲切、更愿欣赏、更为投入的审美对象,尤其是经生活提炼、艺术加工、思想注入、典型升华的成功作品,无论高雅的还是通俗的,更多是雅俗共赏的,就更能直击到人心、辐射为文化、浸润在文明。举一近例——电视剧《繁花》的收视潮蔓延到餐饮、服饰、方言和打卡旅游等生活各层面,形成了空间遍及海内外、时间长达近半年的上海都市文化热。这部电视剧对于各类生活层面的“上海文化”品牌(也包括制造、购物、服务品牌)犹如打开了一扇扇窗子、擦亮了一块块牌子。

再看历史——经典的文艺作品,其魅力无与伦比,其粉丝无处不在,其影响无远弗届,其作用历久弥新,在感动人、启迪人、鼓舞人、塑造人上,都有举足轻重并无可替代的作用,其表达的题旨、塑造的形象、传递的审美趣味,往往能帮助人们作精准的判断、发准确的言行、走正确的路径。文联所做的工作,正是文艺的工作,尤其是“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促进创作从数量到质量、推动作品从“高原”到“高峰”。

几千年的历史表明,优秀并有望成为经典的文艺作品;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有力且有效帮助优秀作品诞生的文联组织,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乃至文化建设所十分迫切和大量需要的。文联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任务新使命,便是一手促更多、更好的创作,一手推更大、更广的传播,从而使文联工作和文艺工作更紧密地联系、更顺畅地服务文化建设,通过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参与优秀文艺作品的欣赏、评论乃至创作的积极性能动性,以更高的文化素养投入物质文明建设,以更新的创造思维投入精神文明建设。

十年以来,文联组织在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起来,是做好“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界”工作的第一步;从今以后,文联组织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把“做人人的工作”和“推动文化建设”全面贯通起来,是做好“为全社会文化”和“为全人类文化”的第二步。两者之间,既有本质的关联和工作的连续性,又有范畴的区分和外延的差异性,更有站位的进阶和覆盖的全面性。

以往,文联组织在文艺志愿、文化惠民、社会培训、援藏润疆、“文艺两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果,都是从文艺工作到文化建设的必要举措和必然取向;但这与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治国理政的目标、尤其是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要求、与民族复兴伟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还存在政治站位高低、文化视野宽窄、创新意识强弱和理念方法优劣等方面的显著差距,须要明确的认识、自觉的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质量能级、持续扩大规模成效,争取在新时代新征程获得更有政治引领性、更有文化吸引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新成果新业绩。

新时代新征程、新文艺新文化……到底新在哪里?一言以蔽之,新在人民。没有人民之“新”,就没有时代和征程之“新”,也就没有文艺和文化之“新”。换言之,新人民决定了新时代新征程,是新文艺新文化的源头和动力。若究其详,须对“人民”意涵的历史演进作认知,对总书记关于“人民”的时代诠释作领悟。

“人民”向来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我党根据政治形势、主要矛盾、目标任务,在不同历史阶段为“人民”确定了不同的内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如此,从而厘清了主要矛盾、明确了主攻方向、集中了关键资源、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一从整体延伸到每个个体、既是整体又是个体的阐释,是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有力继承和突破,是对党的人民性理论的重大创新和贡献,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精神的鲜明转型和转化。这正是人民之“新”的由来,也是对时代征程、文艺文化之“新”的根本诠释和必然要求。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在对新时代新人民的认知、理解和服务、举措上,上海以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笃行不怠,奋楫争先。2022年6月召开的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人人都是软实力”的目标,具体包括“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五个人人”既意味着整体,又指向了个体,无不指向新时代上海的文化建设,为上海文艺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升了新的境界;为上海文联组织从“做人的工作”到“做人人的工作”明确了新的思路、打开了新的格局。

文联组织在从文艺工作到文化建设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在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的过程中,要坚持立足群团定位,持续发挥两个优势,循序渐进地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文艺创作繁荣,这是主职。不断强化文联工作与文艺创作的内在关联度和外在影响力,努力形成更适应文艺创作规律和文联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内容孵化机制、作品实现机制,将这套机制用实用好、用足用活;助推文艺文化体制改革,将文联的工作尽量介入激活内容形式活力、延伸社会文化服务的大局;广泛团结“文艺两新”组织人才,激活民间文艺创作和文化建设的活力,进一步吸引社会公众介入文艺创作和评论,一方面提高文艺文联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存量水平,一方面提升文艺新型人才和文化新型载体的增量叠加。

二是完善主流舆论传播格局,这是延伸。提升新闻宣传、文艺评论、文化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在保持和用活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深化新媒体传播升级扩容,利用网络、AI、大数据等手段形成既有契合度、又有竞争力的主流舆论传播格局,大量输出优质文艺作品,及时回应公众欣赏需求,使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正能量在全媒体中实现全覆盖;加强国际传播的力度和能效,科学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创新传播语汇,擦亮精神标识,用可信、可感、可知、可亲的话语方式和叙述体系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在海内外的魅力和影响力。

三是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成效,这是目标。以“从文艺工作到文化建设”的思维,用文艺和文化推进上海的城市更新发展,结合历史、地域、人文资源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城市特点的新文艺产品、新文化地标、新文明景观;使文艺展评、文化节庆向高水平、高质量、高人气提升,营造近悦远来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美好环境和氛围;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文艺志愿、文艺评论、文化惠民工作,让全体市民通过全面享受文艺文化魅力,充分体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伟力。

从文艺工作到文化建设,这是新时代、新人民的愿望,是新征程、新文联的使命。在文艺文联工作的总体格局中,文艺评论工作一头引导创作繁荣,一头引领社会风尚,是“从文艺工作,到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工作,必须更加重视、更为投入,使文艺评论工作在提升文艺创作质量、业界道德水准,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成效、增进全民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进程中发挥更大更广的作用。我们必须重在学习,不断提高文艺评论的政治性和责任感;重在创新,着力探索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重在发展,全力围绕用好三大文化资源、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开展高质量、高水准的评论。具体举措包括——

一是加强市文联系统文艺评论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本市文艺评论工作者、文艺评论组织、文艺评论媒体的意见建议,对新时代上海文艺评论面临的形势任务、取得成绩、存在问题作出研究、形成对策;探讨整合群团社团评论资源,协调本市创作、评论、媒体力量,形成声气相通、优势互补、及时到位、广泛合作的文艺评论工作新框架、新格局。

二是推进本市文艺理论评论重大课题基础研究和专题评论。开展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和阐发,组织撰写论文,举办研讨笔会,宣传研究成果;立足人民城市文化建设,开展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讨活动,包括重要文化现象、文艺思潮、作品人物,新文艺、新媒体、新文艺群体,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城市更新与公共文化等。

三是开展对全市重点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节庆活动的评论。深度介入市文联系统文化品牌建设,包括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上海美术大展、上海国际摄影展览等;积极介入市区两级文化品牌建设,包括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电影节电视节等,开展沙龙、讲座、笔谈、线上点评、创评互动、学术交流,力求思维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四是推动评协组织工作平台的建设和拓展,加强与传统评论阵地的合作,与主流媒体、专业报刊联合针对重大文艺创作、重要活动、文艺热点、文化思潮开展选题策划落实,及时、主动、有效亮相发声;加强与网络传播阵地的合作,提高网络评论的力度、质量和数量,及时传递评论信息,刊发优秀评论作品;探讨优秀评论作品的表扬和推荐工作如“上海文艺评论推优活动”,出版年度报告或年度优秀文艺评论集等。

五是加强对本市文艺评论工作者队伍的团结、凝聚和引导,加大对“评论两新”的发现和吸收力度,为会员成果展示、奖项申报提供帮助、创造条件;宣传推广“评论工作者自律公约”,为会员在深入生活、志愿惠民、援藏润疆等领域提供更多机会,为基层“送文艺”又“送评论”,“种文化”也“种评论”。    


作者:胡晓军(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施薇

责任编辑:邢晓芳 邵岭

来源:文汇网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胡晓军】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