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立志当“名师”成为不少年轻教师的成长目标。在基层学校,许多专家和校长也时常这样勉励年轻人。每学期伊始,总有类似《新学期,你距离“名师”还有多远?》《大数据告诉你,名师是这么炼成的》等文章在网络上流传。
诚然,当我们开始谈论教师个人成长时,总结其成长获奖、成为名师的各类规律,看似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冷静下来思考,当成为“名师”作为年轻教师成功的标准,且当这一理念也同时成为许多校长和老师深入骨髓的想法时,实则值得商榷。
我们可能太过关注青年教师的“成功路径”,却似乎忘记了,青年教师不断成长,终极目标或许并不是为了成为“名师”,而是为了孩子每一天的成长。
何为“名师”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名师”?
作为一名退休语文教师,我理解,“名师”之“名”,即名望、声望,或者说是影响力。通俗地说,名师就是有影响力的教师。而这个影响,显然是教师的思想与实践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影响。既然是“自然而然”,那名师从来就是社会公认的,而不是谁“授予”的。
所以,现在许多地方评选优秀教师,诸如特级教师、劳动模范、标兵楷模、教育功勋等,固然可以由权威部门根据一定标准加以评定、授予相应称号,但“名师”则不能,更不宜把名师细分为“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市级名师”和“区(县)级名师”。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公认的那些真正的名师,他们当初基本都不是以成为名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的,而是他们不含一丝功利心、怀着一颗纯粹的初心默默实践的结果。
1999年,我和上海的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一起去拜访于漪老师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聊到了教师成长。我问于老师:“您年轻时想没想过,自己现在会名满天下?”于老师笑了,她说:“刚工作时哪想那么多啊!什么‘名师’、什么‘特级’,根本没想过。我当时想的就是怎么把每一堂课上好。”
如今成为人民教育家的于漪老师,年轻时并非如有的专家所说“有明确的成长目标”,她想得很简单:怎么把每一堂课上好。
那年,我还去拜访了儿童教育家、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谈到教师成长,她也说过类似的话:“刚工作的时候嘛,没想那么多,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对得起孩子们!”
这朴素的话,恰恰折射出两位教育大家纯粹的初心。正是这份“没想那么多”的初心,最终成就了她们当之无愧的名师风范。对成功者而言,一切外在的荣誉都不是他们本身的追求,而是事业赋予他们的意外收获和额外奖赏。
不只是于漪和李吉林,当下我们还有一大批在教育界极富影响力的真正名师,当初他们也没有想过去“影响”别人,更没把“名师”作为自己的成长目标。
年轻老师的成长路径不该被“规划”
在《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伟大一定是意外所得,与目标无关;相反,对于伟大的事业来说,目标具有误导性。
当下,教师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公开课、课题和论文,是名师成长的三大砝码。”表面上看,成为名师不过是激励年轻人成长的目标,即使达不到,但在追求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成长,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但眼下,在不少中小学校,为了实现“名师梦”,年轻人付出的可不仅仅是个人努力和实践反思,还要上公开课、完成课题和论文。
为了评上各级“名师”,立志成为“名师”的年轻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磨课(公开课)上,用在编写脱离实际的论文上,结果没有心思上好正常的课,没有精力研究班级管理,更没有时间和孩子谈心甚至一起玩儿……不少年轻教师在所谓“成长规划”的误导下,给自己订下“三年拿下‘教坛新秀’,五年拿下‘市优青’,十年拿下‘高级教师’,十五年拿下‘特级教师’”之类的“成长计划”,为了完成这个“计划”,距离学生的心越来越远。
要知道,于漪、钱梦龙、李吉林等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并非通过“公开课、课题和论文”这“三大砝码”,而是用心上好每一堂面对学生的“家常课”,才铸就了他们名师的声誉。所以,我们也应该冷静思考一下: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让更多三尺讲台上的教师“被看见”
让人喟叹不已的是,最后被激励成功、评上各级名师的是极少数。多数“败下阵来”的老师,已经身心俱疲,甚至会影响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我并不否认,这种“激励机制”的确让一些年轻人由稚嫩走向成熟,最后成为名师,但这是极少数,而对更多的年轻人来说,所谓的“激励机制”,正让他们从教的初心受到了打击。
当我们在讨论、关注那些在各类评比中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时,也不能忽视,更多耕耘在一线、默默无闻的教师,他们的奉献同样应该“被看见”。
三尺讲台上,有不少这样的老师:他们从年轻时就执着于教育,在几十年的成长历程中,虽然成绩突出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默默无闻,什么“荣誉称号”都没有,然而,他们深受一届又一届学生的爱戴,不但把知识和学问播撒进了学生的大脑,还把自己人格的丰碑铸进了学生的心灵。在我看来,这样的老师同样伟大。
当然,伟大的人生不能被计划,但平凡的生活可以有安排。比如,年轻教师可以构想如何由教学新手尽快成为教学能手,最后成为教学高手;可以探索在班级阶段性地进行课程教改探索……这些构想都只是为了眼前的孩子,为了自己选择的事业。
从教数十年,我观察到,在别人看来“名满天下”的优秀教师,他们第一天踏上讲台的时候,是那样的纯粹。没有功利心,没计较过收入,没想过如何算“工作量”,也没想过获得什么荣誉,想的只是怎样把眼前的这一堂课上好,怎样把眼前这群孩子带好。那时候,教育就是教育,而不是“荣誉”,不是“职称”,不是“论文”,不是“课题”……
课堂上学生们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下课后学生们一张张无邪的笑脸,就是教师全部的追求,也是从教的初心。对于一个年轻教师来说,始终保持这样一颗纯粹的初心,比定下“成为名师”的目标更可贵,因为“孩子爱你,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