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郭蓉/文 10月24日,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举办。其中一个平行论坛的主题是“科产融合,加速向深蓝挺进”,该论坛旨在讨论科技如何推动海洋资源开发以及如何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科技是推进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最重要的工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工程(青岛)院长张建民告诉经济观察报,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科技以及诸如高端海工装备等海洋装备的支撑。但在这些方面,中国与欧美一些海洋科技领域的发达国家相比,仍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
过去数年间,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分公司(下称“海油工程特种装备分公司”)为海上能源的清洁利用研发生产了关键设备。该公司青岛分部副经理孙小磊表示,过去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几乎由国外技术公司垄断,中国已投产的深水油气田中使用的水下采油树和控制系统等核心装备均由国外公司供货,而如今情况正在出现变化。
在一些大型企业的牵头下,中国在海洋装备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也为更高效、绿色地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空间。
其中,山东的科技力量频频显现。
蓝色海洋、绿色能源
2022年12月,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正式投产,平台日均原油产量达到5000吨。它不仅是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市场平台,也是中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
该平台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运营,而平台上的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即碳捕获与封存)装置则来自中海油旗下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分公司(下称“海油工程特种装备分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海油旗下的上市公司,也是国内集海上油气工程设计、采购、建造、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海上风电、炼化工程等为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
孙小磊告诉经济观察报,根据预测,恩平15-1油田群采油伴生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95%,该平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8.2亿方。为了推动减碳,海油工程特种装备分公司研发了亚洲首套海上CCS装置,创新性地攻克了二氧化碳压缩的关键技术难题,使海上油田伴生气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将被该装置捕集、过滤、脱水、压缩、回注并封存。
通过这套设备,平台可以捕集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注入至地下800米到3500米深度范围内的陆上或海底咸水层。
目前恩平15-1海上石油生产平台上部署了两套CCS装置,每台装置的日处理能力为24万立方米,每年可以封存2.6亿立方米的二氧化碳,能够有效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分公司开发的另一款产品——LPG(液化石油气)轻烃回收装置——则在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的效率和环保的同时,创造了更多可观的经济效益。
孙小磊说,轻烃回收装置是专为流花16-2项目设计的。流花16-2油田群伴生气组分丰富,直接放空燃烧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回收利用系统可以在解决海上油田开发燃料问题的同时,增加项目整体效益,实现经济价值、资源回收和节能减排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不是只有流花16-2油田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富含碳3化合物的伴生气回收利用已经成为制约油田经济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成为中国海油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研发,至2020年完成安装,并在同年年底投入生产。使用后,伴生气的经济效益远远超出了预期,每年收益过亿元,很快就收回了设备成本。
攻克海洋产业技术难关
上述设备均来自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孵化制造中心”。
孙小磊告诉经济观察报,海油工程特种装备分公司实行“一家公司,两块牌子”的模式,一块牌子是海油工程特种装备分公司,另一块是产品孵化制造中心。中心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孵化机制,涵盖了产品、技术、服务和市场等多个环节。此外,中心还与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合作关系,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
产品孵化制造中心聚焦于一个核心目标:技术的国产化。
孙小磊说,产品孵化制造中心已经启动了多个项目,最有代表性的是深水导管架附属装置。该装置包括夹桩器、封隔器、注水与放空系统、灌浆系统、吸能器等一系列产品,曾经属于被“卡脖子”的领域,其国产化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非常重要。海油工程产品孵化制造中心通过孵化实现了整套系统以及20多项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结束了国外30多年技术垄断的影响。
孙小磊表示,今年他们产品孵化制造中心新增了4个项目,强化了对外技术引进、产权合作、销售分红机制、产业链建设等,努力追求多赢,不断扩大产品孵化制造中心在成果转化方面的支撑作用以及对外部新技术的吸引力。
孙小磊说,过去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几乎由国外技术公司垄断,中国已投产的深水油气田中使用的水下采油树和控制系统等核心装备均由国外公司供货。如今情况出现了变化,中国海油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深水油气装备现代产业链链长单位,已牵头完成500米级水下生产系统装备的研制和工程示范应用,正在联合国内优势科研机构和公司开展1500米级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装备的自主化研制。
孙小磊说,公司的角色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不仅仅是某个系统的制造商,更是整个供应链的“链长”,负责协调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确保每套设备、部件、零部件都有专业的单位具备供货能力,以推动整个产业的更稳健的发展。
山东的海洋科技力量
上述绿色低碳装置均是在山东青岛集成总装的。站在海洋经济的第一线,利用区域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山东提供了一大批具有支柱意义的海洋装备和海洋创新。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中国海洋工程(青岛)等行业内重大创新平台在山东布局,建造了一批“国之重器”和重大装备。2024年4月,山东省披露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山东省共有16项海洋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海洋领域获奖数量的42.1%。在海洋监测、海工装备、海洋新药创制、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产出一大批代表性成果。目前海洋领域有12位专家教授获省科技奖,占获奖总数的36%。近年来,山东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中,牵头主持项目22项,占全国42.3%,经费6.78亿元,项目数与项目经费均居全国第一。
山东“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也专门列出一节要求“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加快发展”,该规划提出,要面向建设海洋强省重大需求,深入实施海洋强省科技创新行动,发挥山东海洋战略科技力量聚集优势……
张建民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山东青岛在海洋科技方面拥有全国最多的研究机构和院士,约三分之一的院士汇聚于此,人才资源丰富。在人才和科技教育聚集的情况下,更需要推动这些资源转化为科技创新的优势,并最终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而这涉及体制管理的创新和多方协同合作,要打通人才链、知识产权链、投资链和创新链,实现不同机构优势的有效衔接,要把山东的海洋技术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深度融合是关键。
中国海洋工程(青岛)的成立是一次尝试。
2021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签署《共同支持建设中国海洋工程的协议》,旨在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工科技术优势和青岛海洋科研基础学科优势,聚焦海工装备领域关键技术,构建“强核心、大平台、产业化”运行模式,搭建开放共享的陆海一体海工实验研发平台,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新型海工创新综合体。
该目前已建成青岛、北京两处研发基地。张建民介绍,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将清华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放大,以满足国家和央企的需求。该不仅能够支撑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同时也能为央企提供技术支持。
张建民表示,海洋工程是一个涉及全链条的复杂领域,它要求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跨专业的合作,需要全面理解整个产业链,这样的人才稀少。因此培养海洋领域的人才比其他领域更具挑战性,也更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产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