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飞昌 在运城,钻进任何一个当地人的车里,大概率都能看到车里摆放着一尊关公像,金光闪闪,孔武有神。在全国其他地方,人们也会给车里装上各式的摆件,有菩萨像,有招财猫,有小玩偶。但请一尊关公在车里,几乎是运城独有的现象。
穿行于运城,到处可见关公的身影。这里的机场曾经名叫关公机场。在运城北高铁站出来的广场上,也有关公的雕像。在中国,人人都知道关公,但不是人人都知道,这位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的圣人,出自运城。
在关公的出生地运城解(音:hai)州常平村,有国内现今最高大的关公雕像,足有61米高(寓意关羽一生经历61载),巨大的铜像就矗立在中条山上。来到这里的游人,若沿运城绕城高速南段驾车,可远远地目睹关公圣像的雄姿。
(关公铜像 高飞昌/摄)
运城的关公文化中声名最显赫的,还要属位于解州镇的运城关帝庙,也叫解州关帝庙。自唐宋以来,祭拜关公活动兴盛,让关帝庙在关羽的老家解州(河东解良)扎下了根。
运城关帝庙的名字为庙,但它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庙。翻开中国地图,会发现全国各地总共有3万多座关帝庙。运城的这一座,是关帝祖庙,也被尊为“武庙之冠”。运城关帝庙的地位之高,更与这座建筑本身相关,它是按照帝王宫殿规格修筑的完整的建筑群。
关公的“登基”之旅
按始建年份算,运城关帝庙可上溯到隋朝,至今1400多年。与大多数古建筑一样,运城关帝庙历史上饱受风雨,多次被毁又重修,现在人们看到的主体结构是清康熙五十年(1713年)重修的,属清代建筑样式。
在运城关帝庙能够领略到,关羽这一三国历史人物,是如何从蜀国的一位武将,历经几百年一步步在民间信仰中位及帝王的传奇经历。
关公崇拜,始于民间自发的祭祀,百姓敬重关公的忠义。自唐代起,关羽进入官方祀典,但当时地位普通。从北宋开始,官方给关羽加官进爵。宋宣和五年(1123年),关羽被加封为“义勇武安王”后,从祀于“武成王庙”。而后的南宋、元、明等朝代继续加封,最终在明嘉靖年间,关羽被正式奉为大帝,成了国家级的祭祀对象。从官方到民间,关公祭拜文化遍及中华大地,关帝庙在全国各地修筑而起,其数量和规模也超过了任何一位民间神祗。
关公信仰的壮大,也与宋元朝之后市井文学的繁荣有关,尤其是三国故事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众对关羽这一人物的的演绎逐步立体起来。
在运城关帝庙,能看到清代多位帝王御书的匾额,有康熙御笔的“义炳乾坤”、乾隆御笔的“神勇”,咸丰御笔的“万世人极”。
(乾隆御笔“神勇” 高飞昌/摄)
除了帝王的御笔匾额,清代及近现代的无数达官贵人、商界名流、海内外人士,也向关帝庙赠予匾额,涵义都与关公所代表的忠义之气有关。
拜关公,也是全世界华人共有的一种文化。与别的神明不同,关公有着超然的地位,从武神到财神,几乎可以统管一切。在运城关帝庙,前来求财运求姻缘求一切好事的信众甚多,来自海内外的香客绵延不绝。
关公是运城的一个显著的文化IP。当地人不光会在逢年过节拜关公,也早就在日常生活中把关二爷当成了自家人。来运城游玩,有机会见到规模盛大的关公圣象巡游民俗项目,以及关公文化节等盛大的文旅娱乐盛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出现在每个运城人汽车里的关帝像。
关帝庙的“节奏美”
运城关帝庙,其实是一座宫殿群,占地22万平方米,内部有着完整的规制,包括结义园、正庙、御花园和东西宫几部分,就像一座帝王宫殿一般。
从景区大门由南向北而入后,会先来到一个风光清幽的花园,如此布置颇为巧妙,是为了还原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的情景。结义园里古树翠竹、山石流水,明代修建的结义坊、君子亭矗立其间。
穿过结义园,就来到正庙。但两者之间有一个琉璃四龙照壁相隔。这座四龙照壁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在建筑学上,照壁是用来遮蔽视线的,防止内部的景致被人直接看到,如此便有了精致层次。
正庙的大门口,铁狮子、下马柱,以及精致的砖雕,都是明代留下来的珍品。
进入正庙,更是别有洞天。在关帝庙南北纵深的中轴线上,先后有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春秋楼,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每个中轴线建筑的左右两侧,都有不同的亭台楼阁牌坊,气势不凡。
游览运城关帝庙这一古建群落,品鉴其建筑艺术的美感是一大乐趣,木楼顶部的藻井、牌坊上的匾额、建筑上的飞檐斗拱和雕梁画栋,繁复精巧令人目不暇接。另一大乐趣则在体悟其节奏感,先迈过几道门,再穿过几座楼,会发现后边还有几座殿等着。
过了正庙主殿崇宁殿后,来到寝宫院。院中的“气肃千秋”坊,大气庄严。刀楼和印楼,横列左右。刀楼放着青龙偃月刀,印楼放着汉寿亭侯印,来到此处的游人,一下子兴致盎然。
春秋楼,作为整体建筑的高潮所在,因有阁板《春秋》而得名,关羽侧身夜读春秋像就在其中。春秋楼的悬梁吊柱,是关帝庙建筑艺术上的绝技之一,其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给人以神奇的悬空之感。
游览解州关帝庙,就像是看一部跌宕起伏的书,在时而壮阔时而幽静的古建空间里,能让人生发出荡气回肠的酣畅。
纷繁而隐秘的国宝
在运城,关帝庙是必看之景,也是当地主打的核心精品景区,其文化内涵和古建艺术值得反复探究。围绕着关帝庙,将视野半径放大到整个运城市,会发现还有更多的胜景。运城的国宝之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一部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在今年夏天火遍世界,也让山西古建被很多人知晓。这款游戏从国内36个地方取景,山西就占了其中27个。山西“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的形象不胫而走。
《黑神话:悟空》从运城取了三处景,关帝庙是其一,另外两个是鹳雀楼和永乐宫。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成了千古绝唱,让“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家喻户晓。而永乐宫是一座道观建筑,其中的元代壁画,是享誉海内外的艺术杰作。
如果不是看到官方的统计数据,恐怕连运城当地人也不是很确信,身边居然藏着这么多的宝贝。官方统计,运城拥有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在运城有一种说法,当地的文物,放在其他地方算国保,但在运城也就是省保、市保乃至县保的水平。不少宝藏,因经费不足疏于管理等原因,运城人提起“只道是寻常”。
位于芮城县的广仁王庙(与永乐宫相隔不远),乍一看去就是一座普通小庙,但它实则是一座“遗世独立”的唐代建筑,为全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构之一。
更不用说那些散落在山沟村落里的庙观了。运城人对古建可谓司空见惯。在运城,几乎村村都有戏台,其中不乏明清遗存的精品,但默默无闻地在融合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里。
很多人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山西保存了这么多地上古建?网络上关于这个话题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山西气候干燥,适合古建保存;二是山西地形多山,古建筑没有在历史动荡中遭到大规模破坏;三是山西省人钟爱置业,以晋商为代表的富人群体兴建了大量的名宅大院。
但山西人有着更耐人寻味的说法:成年人言传身教、年轻人耳濡目染的,是到庙宇内不能乱说话,不能指手画脚。山西古建留存的多,其中有一份敬畏心,也有一份传承精神。
关帝庙、鹳雀楼、永乐宫,这些穿越千百年的古建瑰宝,恒久而壮美。中国人代代相传所追寻的,不正是关帝身上承载的那份信义忠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