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帅国 “大众中国CARIAD距离裁员也不远了吧”“听说明年要裁人了,已经准备领大礼包了”“已经开始谈了,不止北京,除了安徽都开始了”,近期大众汽车中国区的员工人心惶惶,一些人被即将失业带来的恐惧所笼罩。
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9月21日被爆出即将裁员的消息之前,一些员工已经切身感受到了企业内部的一些变化,或者从知情的同事那里提前了解到一些消息。
一位CARIAD中国(大众汽车在华软件公司)员工在某社交平台上不断更新着企业内部的一些动向:8月29日,茶水间的花茶、咖啡、烧水壶,甚至连阿姨都被撤掉了,通勤的班车也取消了;9月11日,感觉工会也没钱了,月饼都不发了,活动除了频率下降好多之外,也基本都是俱乐部形式的了;9月23日,9点前通过PKI打卡查考勤正式写进员工手册了,想拿N+1就不能迟到了。
在德国总部,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中的调整动作更大,包括关闭两家工厂和裁员3万人。从9月25日开始,大众汽车集团工会正代表员工与集团管理层就关厂、裁员一事进行谈判。最新消息显示,工会与管理层态度都很强硬。工会首席谈判代表Thorsten Gröger表示:如果大众坚持其裁员计划,“成千上万的同事将迫使公司重回正轨”。管理层则拒绝工会的主张,并要求削减成本。
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的关厂裁员计划能否成行,在中国要裁多少人,还是未知数。但可以明确的是,在全球经济下行、需求不振的当下,作为全球汽车巨头的大众汽车也扛不住了。
裁员只是计划中的一环
9月21日,有外媒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因在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无法止住销量的持续下滑,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集团层面的减员数量将达到数百人。另外,大众的高端品牌奥迪也在单独裁员。
对此,经济观察报向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求证,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整个行业都在转型调整期,大众不管是总部还是我们,从2023年就开始实施业绩计划,也就是优化成本。但绩效计划不等于裁员,它里面有很多内容,比如项目之间取得更多的合力,行政、差旅等成本的减少,它不是说必然导致多少人被裁。”
上述人士称: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在所有旗下品牌中启动绩效计划,以在充满挑战的行业态势中保持成功。集团设定了清晰的目标:至2026年将效率提升20%。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其他所有的部门一样,积极参与并支持全球的绩效计划,具体措施包括调整组织架构、提升工作流程的数字化水平、强化中国区各品牌及部门间的协同,以及加强项目的本土化。在此背景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正持续提升各部门及项目的效率、优化成本。根据实际情况,相关措施也涉及直接人力成本及包括行政管理开支、差旅费及培训成本等在内的间接人力成本。
“直接人力成本”的说法,是否就是指裁员,不得而知,但大众中国将裁员的消息已被行业广泛猜测。CARIAD中国或将成为裁员的重点对象,因为它是大众汽车集团所有子公司中唯一亏钱的。
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的裁员计划中,研发部门是“重灾区”。此前,外媒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可能在德国裁员3万人,以寻求在欧洲萎缩的汽车市场中变得更具竞争力,其中裁员幅度最大的部门将是研发部。据悉,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的1.3万名研发人员中,将有4000到6000人失业。
CARIAD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软件科技公司,其核心目的是为大众汽车集团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支持,并负责整台车的电子架构研发工作。
今年7月,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签订了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全力为大众在华生产的CMP和MEB平台开发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这相当于将CARIAD中国的部分职责进行了“外包”。
与裁员同步进行的还有关厂计划。消息显示,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成立的合资企业上汽大众,正准备最早于明年关闭一家在南京的工厂。对此,上述内部人士称:“我们和总公司都在推进转型,里边肯定相应地会有一些调整措施,但是目前来说南京工厂的运营是正常的。”
大本营危机
在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早已释放了关厂与裁员的信号。9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考虑关闭两家德国本土工厂,并结束一项持续超过20年的就业保护协议。如果计划最终成行,这将是大众汽车集团自创立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欧洲汽车工业面临的形势非常苛刻严峻。”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在一份声明中说,大环境更加困难,新竞争者进入欧洲市场,而德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竞争力进一步下滑,这意味着大众汽车集团需要“果断行动”。
奥博穆同时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将不得不在2025年年中提前结束自1994年开始实行的就业保护协议,这一协议承诺集团直至2029年不会裁员。
此后,大众汽车集团被爆出可能在德国裁员3万人的消息,这个数量约占大众汽车集团德国员工总数的10%。
大众汽车集团关厂裁员的核心目的在于降本增效。以其旗下产销规模最大的大众品牌为例,按照绩效计划,该品牌需要在2026年之前削减五分之一的行政管理成本;产品研发周期从50个月缩短至36个月;取消在狼堡新建研发基地以及狼堡工厂扩容计划。具体到财务数字上,大众品牌需要在2026年前削减100亿欧元的成本,销售回报率需提升至6.5%。
大众品牌负责人Thomas Schäfer表示,今年实际的降本成效与目标仍有20亿至30亿欧元差距。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大众品牌的销售回报率从去年的4%下跌至2.3%。大众汽车集团将企业利润下滑的原因归咎于经济不好、竞争激烈等。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失利,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步伐缓慢。“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40%多,像德系车、日系车,包括美系车还是以销售燃油车为主,它们的销量肯定是要下降,这直接就影响了它的效益。”颜景辉说,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们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实际上慢了半拍乃至一拍,它们没有用新能源汽车去弥补燃油车销量的减少。同时,现在智能化也在飞速发展,而且更多地是嫁接在新能源车上,所以跨国车企在这方面也落后了。
从全球的视角,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激进的纯电战略、失败的智能化技术是大众汽车集团利润下滑的根因所在。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12月,大众汽车集团公布Planning Round70计划,提出在5年内投资超过1590亿欧元,其中890亿欧元用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研发。之后,该5年投资额进一步涨至1800亿欧元。
如今已过去两年多,大众汽车集团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收获并不多。2024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的纯电销量仅为31.72万辆,同比下跌1.4%,在集团内部销量占比为7.3%。其中,欧洲市场纯电销量为18.41万辆,同比下跌15.2%。智能化方面,过去三年,CARIAD分别产生33.95亿欧元、20.68亿欧元和23.9亿欧元的巨额亏损。与此同时,CARIAD交付的产品却漏洞百出,不仅让大众汽车集团迟迟难以推动转型,也使得自身在电动领域盈利能力上无法提升。
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让大众汽车集团“花钱的速度正超过赚钱的速度”,这是其不能容忍的。因此,大众汽车集团正计划以违背承诺的方式,向工厂和员工“动刀”。目前来看,力量强大的工会与当地政府正在联手,试图阻止大众汽车集团的“疯狂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