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全球化是出海前的必修课|保卫财富

陈白2024-09-28 09:52

陈白/文 “不出海,就出局。”

这两年来,相信很多企业家都听到过这一判断,并因此引发了对出海的焦虑与热望。随着一批中国企业在海外取得良好表现,出海更是成为了商业世界的共识选择。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 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4%,增长率提升9.93个百分点。不只是上市公司,按照贝恩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企业出海资金量相比于2022年增长11%,企业数量增长23%;而在新增的企业出海名单中,中小企业占比超70%。

可以看到,从中小企业到上市公司,都在纷纷布局海外。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了中国公司财富的重要增长极。为什么海外市场正在变得日益重要?

最直接的答案是企业的自发选择。中国市场人口红利逐渐见顶,再叠加内卷式竞争和内需不足的影响,继续寻找新的市场、新的增长点是企业家们自然而然的第一反应。更深层次的答案则是,中国企业本身所处的阶段,也必然要求企业走向全球市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从本土公司走向跨国公司是企业规模化、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力象征。

近十年来,中国企业的出海征程已经从以往的贴标贴牌、制造能力出口走向品牌出海的升级之路。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成为了全球的公司,甚至引领了行业的变革。

但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在出海过程中一帆风顺——那些失败的案例,最终沉没在了浪潮之中。

因此,当出海成为共识,新的问题是:如何为出海保驾护航?从各大商学院复盘海外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激烈的产品竞争、平台竞争和品牌竞争背后,人的认知和能力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企业出海之前,最为迫切的需要可能是对全球化的重新认知。

无论是那些在海外市场已经征战多年的老水手,还是新航线的冒险者,首先必须意识到一个变化:全球化本身正在发生剧烈的动荡。

美国记者弗里德曼在其知名著作《世界是平的》中,把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全球化2.0从1800年一直持续到2000年,蒸汽船、铁路到电话等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在2000年之后的全球化3.0中,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这也是他“世界是平的”论断的来源。

大约2018年之后,理论界也提出了全球化4.0的新阶段判断,2019年的达沃斯论坛更是把“全球化4.0”作为会议主旨。很多学者认为,世界不仅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和数字技术推动的“远程迁移”趋势冲击,同样受到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到了这一阶段,世界似乎重新变得“崎岖”起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更是加剧了鸿沟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我们站在全球化4.0“世界是崎岖的”的视角来观察企业出海,会发现无论是目的地的选择还是“航程”的确定,都需要进行重新定位——这绝不是想象中美好的“大航海时代”,而是处处可能出现风浪和暗礁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旅程。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其中的不确定性来源。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产地,中国车企近期在全球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例如,欧盟自7月5日起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从17.4%至37.6%不等;巴西从今年初开始对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10%关税;加拿大正在研究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可能都是预期之外的,但却可能直接关系着企业的销量乃至生存状况。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里,企业出海尽管意味着广阔的市场,但也不是万事大吉。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家和决策者对环境有准确的判断和认知。而且在那些看不见的非市场领域,往往可能存在更多的“黑天鹅”风险。

一定程度上,对于全球化进程中非市场因素风险的把控,应当成为企业出海战略中优先级别最高的那一项。要想在出海进程中保卫财富,企业家们首先需要意识到,这已经不是那个风平浪静的全球化阶段。学会合规、学会本土化、预判可能存在的危机,是企业出海之前的必修课。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原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主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