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科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近年来,各大学府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例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商业AI基础”课,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开设“生成式思维”课,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商业分析和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中心等均展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在国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腾讯共建“企业管理者人工智能通识课”,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也开设了面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经管类AI通识课”。
诞生于19世纪末的商科教育从最初以贸易和账务为主,到后来扩展到经济、战略、营销、金融、会计、商务等领域,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最近十年,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快速发展,商科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可以说,商科教育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重塑商科教育蓝图,国内高校究竟该如何把握时机?
商业模式被AI重塑,商科教育如何顺势而变?
AI给商科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源自技术本身的革新,更深刻反映了AI对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深远影响,进而对商科教育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首先,AI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快速变迁。可以说,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商业模式,从自动工厂到无人驾驶,从精准营销到智能风控,AI正逐步渗透到商业生态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快速变迁,要求现代商科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商科专业理论,更要让他们具备洞察现代商业与AI融合的未来趋势、适应新商业模式的能力。如何在商科教育中快速响应商业发展需求,并在课程中融入新兴元素,已经成为当下商科教育一大挑战。
其次,AI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对于员工的能力要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难发现,银行网点已在大厅运用无人“业务一体机”,代替人工业务办理;券商纷纷发布具备研报摘要生成、债券法规问答、产品的定价分析等功能的财经类大模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等等。AI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意味着许多重复性高、能力门槛低的岗位将会被AI逐步取代。这要求商科教育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更要聚焦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和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从“遇AI”转变为“驭AI”。
随着AI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系列新兴商业伦理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避免在AI的训练和应用中暴露企业的信息和用户隐私?如何兼顾AI技术的发展、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如何避免商业决策过度依赖模型而产生的算法偏见?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业界的智慧,也对商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下,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为,商科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做出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决策。
AI与现有课程体系,应是融合而非叠加
面对AI的时代浪潮,商科教育需要进一步放眼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变革和创新。
首先是重设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并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将商科教育目标与未来商业人才需求对接,优化原有关于“死记硬背”的部分,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和道德伦理判断力的培养等。同时,商科教育需要将学生的AI素养和数字素养一并纳入商科教育目标之中,帮助学生理解AI原理,掌握AI工具的能力边界,提升学生应对未来AI环境下商业实践问题的挑战。
其次是更新紧跟时代的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升级课程体系。商科教育应当增设AI通识课程,为学生AI素养打下基础。此外,还需要把AI元素引入现有课程体系,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相应更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将AI与现有课程体系融合,而不是叠加。整个更新过程,要避免将数学、计算机等领域课程硬塞入原有体系,要在梳理AI时代商科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基础上,系统且全面地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此外,商科教育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传统商科课程的AI转型与升级,开发配套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最终,要通过“存量”升级、“增量”提质,完成对“AI+X”的课程体系更新。
将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避免“为用而用”
“知AI”方能“用AI”。商科教育培养单位首先应当重视并实施教师AI素养培训计划,提升教师运用AI技术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能力。整个培训计划需要进行系统化设计,避免仅仅通过作几场报告等蜻蜓点水式的培训“走过场”。培养单位需要在培训前做好学情分析,明确培训目标,做好过程管理。
同时,培养单位需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AI创新教育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例如可以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引入AI教学助手,实现实时的专业问答,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帮助等等。当然,商科教师需要主动拥抱AI,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事实上,目前此类创新教学方法已经陆续涌现:有的课程运用AI平台进行课堂实时诊断,动态优化教学过程;有的课程让AI扮演课堂特定角色,参与项目化学习讨论;有的课程则让AI模拟特定场景,帮助教师开展情境教学。无论如何将AI运用于商科教学创新,我们都需要“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AI在响应时效、信息体量等方面的优势,将提高商科课堂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避免“为用而用”,流于形式。
我们必须看到,在AI时代下,大量的科技创新来源于企业,大量的商业模式创新也来源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行业的创新正在引领着商科教育的发展。商科教育要达成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就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深入的产学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共同打造开源共享的“AI教育内容库”,鼓励产业界和教育界共同参与“AI+”课程内容的研发和更新。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多方面的尝试,先后与中国银行、华鑫证券、金仕达等企业共建校企协同产学平台,为商科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就业,提供全过程支持。
此外,AI技术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撑。因此,商科教育培养单位需要加强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数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协作。例如,培养单位可建立跨学科的教研团队、研究机构等,共同开设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帮助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等,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创新应用能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AI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要以未来为导向,调整教育目标,融入AI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产学合作,促进跨学科融合,以培养适应AI时代需求的商业精英。唯有如此,我们的商科教育方能在AI时代中乘风破浪。
来源:文汇报 作者: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