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晨烨 9月19日收盘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300014.SZ,下称“亿纬锂能”)股价已跌至32.34元/股,其在2021年11月底曾一度高达2800亿元的总市值,如今也只剩下了662亿元。
同样在下滑的,还有亿纬锂能的经营业绩: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实现营收216.59亿元,同比下滑5.73%;实现归母净利润21.37亿元,同比下滑0.64%。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时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在这家锂电龙头公司过去十年间发布的半年报和年报中,也是首次出现。
但在股价与业绩双双“承压”背景下,亿纬锂能却在近期再度开启了融资扩产计划。9月9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了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修订稿,并同时回复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的相关问询函。
记者注意到,从2019年到2023年,亿纬锂能已多次发起再融资,共募集资金140亿元,而在锂电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多家企业年内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上述可转债计划募集人民币50亿元,投资于“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和“21GWh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对此,深交所在上述问询函中就直接要求其说明“是否存在过度、频繁融资的情形”。
但当市场关于亿纬锂能频繁募资扩产的疑虑尚未完全打消时,该公司又用一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9月19日晚间,亿纬锂能披露第六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推不超过7065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拟授予价格为22.76元/股。此外,该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只包含出货量,却不涉及利润和销售收入等关键财务指标。这直接引发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强烈反应,特别是在亿纬锂能当前股价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有投资者对这种“大折扣”激励计划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
“这是变相减持,不是股权激励,不要求利润,不要求销售额,降价就能完成。”9月19日晚,在亿纬锂能的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披露后,就有股民在股吧如是称。
股票激励计划
根据亿纬锂能披露的第六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下称“计划草案”),该公司此次计划授予激励对象的总人数为619人,拟向这些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7065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主要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公司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
其中,亿纬锂能总裁刘建华被计划授予96.60万股,占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1.37%;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江敏及副总裁黄国民均被计划授予55.40万股,各占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0.78%;副总裁桑田被计划授予50.40万股,副总裁陈卓瑛被计划授予35.20万股;中高层管理人员黄维衍被计划授予60.00万股,占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0.85%。
根据相关公告,此次亿纬锂能的激励股票将分期归属,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归属期,即自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归属50%的限制性股票;第二个归属期,即自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归属剩余50%的限制性股票。
根据上述计划草案,归属条件除了时间上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亿纬锂能设定的业绩考核目标:2024年和2025年,公司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合计出货量目标将分别为71GWh和101GWh;只有在出货量目标达成后,激励对象才能按照上述时间表归属股票;如果未能达到设定的出货量目标,激励对象的归属比例将按公司考核结果调整,未归属的股票作废。
记者注意到,二级市场中的投资者关于亿纬锂能此次股权激励计划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激励计划的授予价格过低、回购股票数远远不足以用于激励,以及业绩考核目标过于宽松。
截至9月19日,亿纬锂能的股价为32.34元/股,但计划草案中披露的授予价格为22.76元/股,授予价格低于二级市场价格约30%。
其次,在计划草案中,亿纬锂能特别强调了该激励计划涉及的标的股票来源为该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和/或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该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换言之,亿纬锂能既可以通过回购股票进行激励,也可以通过定向增发进行激励。
“上次那个回购是‘九牛一毛’,大头还是要定向增发。”有投资者在股吧中如此点评亿纬锂能该次的激励方案。
根据亿纬锂能9月3日披露的回购股份进展公告,该公司于2024年2月5日审议通过了回购方案,计划使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58元/股。但在回购方案通过审议的半年之后,截至2024年8月31日,亿纬锂能累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回购股份仅为64.91万股,已支付的资金总额只有人民币2484.43万元。
这些股份显然不足以支撑亿纬锂能此次“庞大”的激励计划,而且,就算亿纬锂能在10月9日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前将剩余的2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回购,扣除已支付的部分,按照32.34元/股计算,其最多也只能购入约541.97万股股份。因此,通过定向增发进行激励,自然会成为亿纬锂能完成此次激励计划的潜在选择。
在可能的“低价增发激励”之外,更让二级市场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亿纬锂能此次激励计划的考核目标设置。根据计划草案,此次亿纬锂能激励计划的考核年度为2024—2025年两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其中,第一个归属期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年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合计出货量不低于71GWh;第二个归属期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5年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合计出货量不低于101 GWh。
这种不涉及关键财务指标,只要求出货量的考核方式,即便对于亿纬锂能自身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记者翻阅了该公司前五期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告,发现亿纬锂能此前股票激励的业绩考核目标都是围绕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总收入等展开。
根据相关公告,亿纬锂能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13.54GWh,储能电池出货20.95GWh,二者合计已达34.49GWh,离达成71GWh的目标还差36.51GWh。
继续募资扩产
在激励公司团队努力达成今年出货目标的同时,亿纬锂能还在积极地募资扩产。
“至 2027 年,本次募投项目释放产能约39.23GWh,占同期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量的比例约为 1.19%;上述全部在建及拟建项目释放产能约244GWh,与公司现有产能规模合计约 328GWh,占同期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量的比例约为 9.91%。”在回复上述深交所的问询函时,亿纬锂能如是解释公司扩产的合理性。
但在此次50亿元可转债募资计划出炉之前,亿纬锂能已经多次向市场“伸手要钱”了,其中2019 年4月就定增募集了25亿元,2020年10月又定增募集了25亿元,2022年11月再次定增募集了90亿元。相较之下,亿纬锂能在2019年、2020年、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2亿元、16.52亿元、35.09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1.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2.89亿元。
记者注意到,深交所在上述问询函中亦指出,截至2023年3月31日,亿纬锂能于2022年定增募投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的募集资金使用进度分别仅为37.83%、49.01%。
前募项目尚未完成,新募项目却已在路上。亿纬锂能的这番“操作”尽管已经引起交易所关注,但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时,该公司却显得十分“自信”。这份“自信”,来源于亿纬锂能对下游客户意向性需求的假设。
所谓意向性需求,按照亿纬锂能方面的解释,是指在商业谈判中以非书面形式提出,或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定点通知书或定点函、项目书、询价函等多种媒介和方式传达的需求。在亿纬锂能看来,意向性需求往往是经过公司和客户多轮交流和谨慎预测得出,通常具备较高的谨慎度和可实现性,尽管“实际采购需求仍以下游客户向公司发送的正式订单为准”。
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时,基于这种意向性需求,亿纬锂能针对自身产能的消化情况做了多项假设:新能源车市场需求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不存在影响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大不利因素;下游客户对应终端车型和储能产品销售情况预计不会发生大幅修正,其向公司输出的非书面和书面形式的逐年需求预计不会发生大幅下降;下游客户能够按照客户自身对未来销量的预测完成销售,公司基于自身销售部门的研判,对下游客户需求订单的谨慎性预测系数不会发生大幅下调;公司募投项目产品在主要客户中的供应份额不会出现大幅下降。
基于以上假设,并结合公司与下游客户的沟通情况,亿纬锂能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时表示:“2023 年末,公司圆柱磷酸铁锂电池已取得的未来5年的客户意向性需求合计约88GWh,三元大圆柱电池已取得未来5年的客户意向性需求合计约486GWh,足以覆盖公司本次募投项目新增的储能动力电池产能。”
“考虑到公司所处行业正处于高速扩容的黄金发展期,本次募投项目系顺应客户交付需求而定,在手订单或意向性需求较为确定;综合考虑实际可用的货币资金余额、银行授信额度、生产经营情况及未来投资计划等,公司现有的货币资金难以满足本次募集资金项目资本性支出的长期需求,通过融资募集资金建设募投项目有利于改善资金缺口、优化财务结构、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因此,公司本次融资并扩产具备必要性和合理性,符合公司发展需求和实际经营情况。”针对深交所问询函中关于“是否存在过度、频繁融资的情形”的问题,亿纬锂能在回复中如是总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