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几年后,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买课”的怪圈。
有一年,我想考个证,完善一下知识结构。出于对“含金量”的固执追求,我选了一门通过率不算高的考试。学习、考试,大概是小镇做题家独有的娱乐方式。只要投入时间学习就能收到正反馈,这或许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快乐。
网络上的免费课程不少,但在查资料时,我被一家培训机构的广告吸引了:学员通过率80%,有班主任督学,服务周到。
课程费用六七千元,我犹豫了几天,终于下定决心:买!
开课后,我陆续收到崭新的内部教材,App里课程每天更新。我跟了几天,发现自己越来越难跟上课程更新的节奏:如果要达到这家培训机构宣传的通过率,每天需要学习3个小时,但我很难拿出这么多时间。
最大的问题在于,我难以长时间地保持专注,总有太多比学习好玩或重要的事情。为了专注,我总在夜深人静时打开课程,但课程才播放几分钟,我总会突然想起一件“急需”处理的事情,一离开,就忘了回来。
课程班级群里的许多同学都强得可怕,有人为了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不惜学到半夜两三点。我看看自己越来越少的发量,默默点了退群。
班主任也尽职尽责地督促学习,每天在群里@我,把我放到未完成学习任务的“黑榜”。被挂“黑榜”后,我熬过最初几天的羞耻感,渐渐越来越不在乎。班主任的私聊、电话都无法打动我。
出于交了学费的负罪感,我倒也勉强学了一些,但那些零散的知识就像沙滩上的木屋,经不起任何风浪。再后来,生娃让我的记忆力大幅下降,我顺水推舟死了这条心。
但买课这件事,只是个开头。
在其他领域,依然有各种美好愿景诱惑着我买课。“只要××××元,就能学会××!学会之后,就能如何如何……”
我被健身房宣传的肌肉、力量、身材等美好前景打动,花四五千元买了健身课;被写作讲师团的强大阵容吸引,买过写作课;前些年Python开始流行时,买过编程课……
每次“氪金”买课,都会幻想自己学会这项技能之后有多厉害。但又总在付款的当下就感觉这件事已经了结,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迅速消失。
买过的App会员更是不计其数,读书的、学语言的、学钢琴的、学冥想的……每次点击购买时,总是想象自己学完之后强得可怕。结果这个App的使命往往在付款的那一瞬间完成,一直吃灰,直到过期。
“买了等于看了”“买了等于学了”“买了等于用了”,跟朋友一聊才发现,这种偷懒心理并非我独有。
在影视剧里,主人公日复一日的坚持,总是伴着强劲有力的背景音乐,用几个镜头匆匆带过。浓墨重彩呈现的,则是成功后的花团锦簇。
可惜在现实生活里,乏味的重复和坚持才是日常。至于能不能成功、成功之后会迎来什么,全都隔着浓雾,无法看清。
这几年,“氪金”的思路还蔓延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黑眼圈太重,就去买瓶昂贵的眼霜,却迟迟改不了作息(本文也是熬夜写的);脱发太多,就买一瓶使用方法复杂的高价洗发水,却懒得多运动、晒太阳;身体不适,寄希望于中医调理,结果中药一拎回家就原地尘封……
有时会想起多年前零基础考研的日子。那时我在网上找了两份看起来比较靠谱的书单,然后开始“扫榜”。每天学习十三四个小时,花半年看了四五十本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科框架、成功“上岸”。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也变得越来越懒。
没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事情,就没有强烈的动力去做,人生中逐渐产生失控的感觉。但平时又会生出对自己的不满、希望改变,因此就去报班买课……如此循环往复。
此外,一遇到问题,总是寄希望于有个简单高效的解决方案。广告里许诺,只要花了钱,就能达到愿景的彼岸。我总想靠购买服务或商品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结果却因为依赖性过强、自制力过差,而屡屡败北。
花了两三万元买课后,我终于意识到,最大的短板是我自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能否坚持。买课这事,可以歇歇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