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声阵阵,带着湿气的自然风涌入剧场,“白居易”从户外阳台走上舞台……9月7日晚,上海昆剧团的新古典主义昆剧《琵琶行》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上演,带领观众回到“浔阳”江畔,在曼妙婉转的水磨昆腔里,重温《琵琶行》的缠绵悱恻。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七言叙事长诗《琵琶行》,以其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2000年,经过有“闽南才子”之称的已故著名剧作家王仁杰的妙笔铺陈,已故著名导演黄蜀芹的执导创排,由上海昆剧团国宝级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担纲主演的昆剧《琵琶行》首演于当年春天,在上海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山会馆”的古戏台上惊艳亮相,这部90分钟五场大戏的精彩佳作成为全国首例实景演出昆剧。
时隔24年,上昆携手黄蜀芹之子、著名导演郑大圣,重探原作脉络,以新古典主义的创作理念再度将《琵琶行》搬上昆曲舞台。上昆两位“梅花奖”得主沈昳丽和黎安担纲主演,分别饰演“倩娘”和“白居易”。当年,郑大圣在古戏台的庭院里,看戏时听到黄浦江上轮船经过的鸣笛声,这种时空的碰撞和交流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促使他决定将此次《琵琶行》的演出搬至船厂1862。在波光流淌的浦江之畔,观众沉浸在两位主人公相遇、离散等一系列哀婉动人的故事中,与千年之前的戏中人产生跨时空的共鸣。
“诗情画意、顺畅大气。”曾经的“倩娘”梁谷音这样形容新版《琵琶行》,“在为作品引入诗歌体风格的同时,保留了24年前王仁杰无可挑剔的剧本。”《琵琶行》在戏曲舞台上创新采用蒙太奇手法回溯往昔,引领观众穿梭于主角人生各个阶段,让观众在共鸣中体味到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深刻诠释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剧中,沈昳丽的声腔以五声音阶的南曲为主体,鲜明地揭示倩娘委婉细腻、凄美动人的内心世界,黎安的声腔则以七声音阶的北曲为主体,更好地突出白居易内心忧郁沉思、悲怆凄凉的心态。
在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看来,《琵琶行》的重排是对经典的回望与再创,亦有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观念的融合创新,“枫叶荻花,诗情无限。期待与观众一同‘发思古之幽情’,共赴一场关于唐诗与昆曲交织、古典与现代相融、诗意与乐音共鸣的文化盛宴。”
《琵琶行》将于9月8日晚继续上演。
文:王筱丽
图:上海昆剧团供图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邢晓芳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