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晓病 | 张如旭: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有了经济而准确的诊断工具

张铃2024-09-09 19:53

记者 张铃 9月6日,因为在神经系统罕见病领域,特别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领域作出的贡献,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如旭获得第四届“金蜗牛奖”医学贡献奖。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患病率约1/2500,具有高度的遗传和临床异质性,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业、生活和工作。大多数患者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但也有可能在成年后或老年时才出现症状,诊断困难。

多年来,张如旭建立了超1300个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家系数据库,分子诊断率已达到70%。她研发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基因诊断芯片也在2024年5月获得发明专利,显著提高了这种疾病的诊疗效率。

第四届“金蜗牛奖”在2024第十三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举办期间颁发。该奖是中国在罕见病领域设置的第一个奖项,对在罕见病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或机构进行表彰。9月8日,在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上,张如旭接受了的专访,她说,“金蜗牛奖”的分量比她拿过的任何一个奖项都要重,因为它由罕见病患者组织颁发,代表着患者群体对她的肯定。

|对话|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表现和特点是什么?

张如旭:首先,周围神经病就是神经病学中一个相对小众但重要的亚专业,许多患者会出现手麻脚麻、手脚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而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改变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类疾病。

此类疾病主要影响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患者常常出现手脚麻木、无力及肌肉萎缩等症状。运动方面表现为手脚无力和肌肉萎缩,长期萎缩可能导致手脚骨骼畸形(如爪形手和高弓足),伴有脊柱侧弯。感觉方面则可能出现感觉减退、病理性神经痛或感觉缺失导致的易受伤。自主神经功能问题则可能表现为皮肤问题,如皮肤溃疡、骨髓炎或出汗异常等。

:这种病的诊断方式是什么?

张如旭:对于手麻、脚麻、手脚无力等症状,我们会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一些检查。首先,我们需要定位诊断,即确定病变部位是在周围神经系统。此外,我们还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神经电生理检查,以测量神经电活动和肌肉的情况。

确定是周围神经病后,我们再进行病因诊断,遗传性的就会进行基因诊断。根据患者的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和电生理特点,我们可大致分析基因突变的可能性范围,并进行有目的的基因诊断,最终得出诊断结果。70%—80%的患者可以得到明确诊断。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患病率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低,不过目前没有确切的中国人群流行病学数据数字。比如,最常见遗传性周围神经病腓骨肌萎缩症,其患病率为10万分之40,即每2500人里有一个患病。

:这种病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张如旭:虽然多数患者可以被明确诊断,但暂时还没有对应的基因治疗药物。我们会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理疗方案。比如针对足部畸形的患者,我们会评估其是否需要手术,或是否需要配备鞋垫和矫形鞋。

此外还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比如,对于某些与代谢相关的亚型,我们会推荐使用代谢相关药物。我们也在进行一些药物临床试验和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希望找到更好的药物。

:在遗传性周围神经病领域,你建立了超1300个家系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对疾病诊疗的意义是什么

张如旭:我在临床实践中会看到很多这样的病人。在2000年我攻读博士学位时,我的恩师唐北沙教授已建立包括100个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队列。我在导师的指导下继续积累病例,建立了大型的家系数据库。过去,基因诊断还不够充分,能够确诊的病例较少,我通过在患者间的好口碑以及建立线上工作站吸引更多病人前来就诊。

为什么要建立家系数据库呢?为了更准确地认识和诊断疾病。因为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致病基因有数百种,临床症状相似,但致病基因不同。不同基因型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内在机制不完全相同。这种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通过分组和基因型分析,我们可以将患者分类,并观察其临床规律,观测疾病进展。我们也可以通过研究来寻找一些可成药的靶点,以找到精准治疗方法。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你还研发了一款基因诊断芯片,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这个芯片是如何研发的?

张如旭:我们需要使用芯片技术来进行基因诊断。二代测序技术出现后,我们开始使用基因芯片辅助诊断。二代测序可以检测到很多基因,不同基因的突变形式也各不相同,包括片段缺失、重复和点突变等。有些点突变并不在编码区域或受到假基因干扰,还有一些遗传病的早期症状和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相似,很容易误诊。

这个芯片的研发初衷是,我们将所有经历过的基因诊断误区都概括进来,做到芯片上面去,就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一个既经济又准确的诊断工具。由于新基因仍在不断被发现,我们每半年更新一次芯片。

2021年我们开始设计这款芯片,经过数据积累和专利申请,2024年5月成功获得专利。

:在提高大众和医生对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认知方面,你的团队做了哪些工作?

张如旭:很多病人会先在基层医院看病,我们向基层医院普及医疗知识,通过义诊、协助组和紧密医联体等方式,将疑难罕见病向基层推广;我们还会与兄弟医院合作建立协作组,通过线上病例交流等方式进行合作;我们也会面向患者提供服务,建立微信群、网上工作站或患友会。另外,我们每年都会开设省级和国家级的继续教育班。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健康新闻部记者 关注健康领域大公司、大医生、重要事件、人物 邮箱:zhangling@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