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暑假的尾巴上,杨浦区一所公办初中的初一年级班主任张老师顶着高温、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家访的路上。在学生刘可迪(化名)的家中,一张张摆放在茶几上的暑假计划表,让张老师惊讶不已——
“7:30起床背诵;8:30数学;10:00语文;11:00练钢琴;12:00午饭……19:00学校作业;20:00订正错题、背诵、洗澡;21:00看电视;21:45睡觉。”这是暑假前,刘可迪与母亲一起制定的时间表,每天的生活排得满满当当,精确到每小时。
试问,有多少孩子能把这样的计划坚持到底?在家访时,刘可迪的妈妈告诉张老师,她的孩子做到了。在妈妈的严格监督下,刘可迪今年暑假没有报名参加校外培训班,而是自己在家学习。
这几天,不少奔走在家访路上的初中老师都有类似感受:眼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正深度干预孩子的学习,从安排学习时间、帮忙打印学习资料、收集各种升学信息,到亲自为孩子遴选学习资料,辅导订正练习题……然而,透过家访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们的心头,实在忧大于喜。
确实,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背后,都有家长的托举。但“托举”的度,究竟该如何把握?
学生为何在校不提问?家访中“谜底”揭开了
“快去把暑假作业拿来给老师看看。”招呼张老师落座后,妈妈“一声令下”,刘可迪便跑到书房,抱来了四五本已经完成的暑期练习册,并把每一周的暑期计划表摊在老师面前。
这些暑期作业中,有“耳熟能详”的《一课一练》,也有妈妈帮忙一页一页整理的学习资料、订正的错题集等。随后,妈妈还跟张老师分享起自己对新学期即将启用的部分学科新教材的看法:“数学的内容变化不大,就是顺序调整了一下;英语学科的内容看上去变化不小,学习要求貌似提高了……”
刘可迪的父母都毕业于沪上一所知名大学,对孩子的学习十分用心、期待很高。而张老师在家访中也观察到,刘可迪对妈妈的依赖性较高。平时在学校,刘可迪显得有些内向,很少向老师提问。在家访时,张老师解开了谜团:原来,平时遇到难题,或在课堂上有一些知识点没听懂,他一般都是回家后向妈妈提问。
“很多家长已经深度卷入孩子的学习,尤其在一些所谓的‘牛校’,家长的参与程度更深,甚至已经帮孩子规划好了未来发展的每一步。”王荣是市中心一所公办初中的语文教师,在今年暑假对初二学生的家访中,发现也有一小部分家长已经提前规划了孩子读大学、深造的时间表。
王荣也有些无奈:“遇到这样的家长和学生,老师究竟要不要管?”
家长过于严格,其实是把“双刃剑”
从预初年级接手后,张老师和班上的学生已经相处了一年。这个暑假,她决定走访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其实并不随意,都是经过选择和思考后定下的。
有两类学生,在她看来有必要引起关注。第一类是学生所在家庭亲子关系不和谐,甚至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因为这些学生容易在青春期表现出情绪问题,进而反映在学习成绩、行为举止等方方面面;第二类是那些标准意义上的“好学生”,看上去他们已经非常努力,但成绩和他们自己的期待或父母的要求有距离,需要老师进一步鼓励、指导。
刘可迪属于后者。在学校,他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平时学习习惯良好,成绩也不错,但就是有一点:不管怎么努力,从没考进班级前10名。
刘可迪的家长也是让老师省心的家长,整个暑假,在妈妈的高执行力下,他的假期生活过得异常“充实”。但多年带班的张老师清楚,可迪妈妈对孩子的严格,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看上去,家长很尽责,包办了很多;但另一头,或许正是因为家长太强势,所以孩子的学习原动力和创新力反而不足。”
“我不期待初中的生活,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今年暑假家访时,一位学生也向王荣说出了心里话。学生稚嫩的脸庞上浮现出一丝厌倦的神情,令她既意外又心疼。“虽然还没有开学,但不少学生已经开始畏惧了,无论是新的学习任务,还是可能增加的作业量,都在成为他们的压力源。”按照王荣的观察,别说是初中生,如今,不少孩子还未升入初中,就已经开始奔走在小初衔接的补习路上。这些孩子的家长可能认为,提前学习初中课程就能减轻未来的学业压力,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加压常常适得其反。
“家长如此深度参与孩子的学习,究竟是‘托举’还是‘拖后腿’?”家访回程的路上,王荣陷入了深思。
来源:文汇报 作者: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