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中国:如何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2024-08-31 10:48

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依旧承压,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降幅超过四成,TOP10房企的销售金额同比降幅超过三成。在这种形势下,上半年绿城中国(3900.HK)依然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2024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多措并举,在行业持续调整的背景下,努力实现经营结果最优,做到了经营品质稳健、行业地位稳进。”在8月26日召开的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表示。 

上半年,绿城中国营收695.6亿元,同比上升22.1%;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有小幅下滑。在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绿城中国依然保持不错的盈利水平,绿城中国(港股03900)获得境内外评级机构高度认可,摩根士丹利评级为“增持”,高盛维持“买入”评级,中金公司维持 “跑赢行业”评级。

绿城中国的稳与健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至7月的房地产销售数据,1至7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41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1.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3330亿元,下降24.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5.9%。

绿城中国的管理层坦言,今年上半年,行业仍在深度调整之中,投资低迷,土地缩量,库存攀升,上市房企规模和利润承压,存在业务放缓、以价换量的情况。一直以来,绿城中国通过良好的产品力在消费者群体中建立起稳固的品牌形象,一直均保持较高的首开去化率;同时,通过对行业精准预判,对全年存货统一排兵布阵,实现利润最大化。

绿城中国多措并举,努力实现经营结果最优,多项财务数据优化。

营销端加力去化。2024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实现总合同销售面积约591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265亿元。同时,住宅、商业办公空间及车位的库存去化额约为215亿元。首开去化率达到78%,销售回款率超过103%,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有效保障了现金流和再投资的能力。      

投资端精准谨慎。绿城中国上半年新增15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预计新增货值333亿元,其中94%位于核心二线城市。新增项目平均净利润率保持良好,平均权益比提升至约84%,以确保项目开发效能和长期归母利润兑现。           

运营端效率提升。2024年新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经营性回正周期显著缩短,平均分别提速0.4个月和2.1个月,至1.7个月和9.5个月,总体运营效率提速14%。      

绿城中国稳健的财务状况,获得了境内外评级机构高度认可。中金公司在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绿城中期表现优于同业并符合市场预期,上调绿城2025年盈测7%至64.6亿元,维持集团“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上调9%至8.3港元。 高盛也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绿城中国“买入”评级,考虑到绿城中国上半年核心盈利增长稳健,上调全年核心利润升12%至61亿元人民币。        

绿城中国副总裁李骏表示:“无论行业形势如何变化,我们始终相信房企过硬的产品力是确保企业竞争力,穿越周期的重要一环,未来绿城也将持续打磨和提升产品力水平,共创‘好房子’标准、回归‘好企业’的初心。”      

产品是立身之本     

“市场进入到以改善为主的时代,且低密政策正在逐步放松,已有不少城市推出了容积率1.0的低密地块,如何打造高品质的好房子是房企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也是绿城最擅长的。”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郭佳峰表示。 

2024年上半年,绿城中国交付户数约6.5万户,位列全国第五。绿城中国积极响应国家提倡,在2024年上半年率先发布了行业内的“好房子”标准,包含226项条款,其中189项严于国家和行业标准。  

李峻认为,绿城中国的产品之所以能保持较强竞争力,除了靠品质外,还有“战略指引”“创新方法”“创新组织”体系化作用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最懂客户,最懂产品”战略指引和客研方法的创新下,绿城中国在2023年-2024年还对全国20个以上的城市深入采集了1800万位潜在客户数以亿计的数据。经过AI大数据分析训练,深入了解客户、理解客户,进而代表客户在项目前端辅助产品设计。通过前置创新和双轮驱动,公司先后完成超百个研发创新课题,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技术储备,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产品需求。创新组织上,推行集团和区域“双轮驱动”新模式。催生了一批既有市场引领性、又贴合属地客户需求的产品和项目,广受市场好评。实施创新、精益的工程管理,绿城中国所有项目推行全过程“作战地图”,打造品效领先的实景示范区,形成了多个行业内令人惊艳的全维实景示范区。 

以质效双优为目标  

2024年前7月拿地榜显示,“建发、绿城、中建”,成为2024年拿地“三冠”。“冠军”建发,拿地279亿,拿地排第1,销售排第7,拿地领先销售6个身位,拿地销售比0.38;亚军就是绿城,拿地228亿,拿地榜第2,销售首次超过万科成为新晋行业老三,整体拿地榜领先销售1个身位,拿地销售比0.15.季军中建一品,拿地213亿,拿地榜第3,销售17名,但拿地销售比0.91。

三家之间,头部绿城拿地销售比0.15算是最低,相对最谨慎。

2023年绿城提出:在销售规模,投资规模和权益销售规模中,最关注当属权益销售规模。如今的绿城定位“特而美”,规模不是主要诉求,张亚东表示在外部大环境和内部收入结转背景下,我们在经营上保持底线思维,采取“确定性”为先原则。而投资作为不确定性最强的模块,自然是更为关注确定性。

绿城年报中对投资只用一句精炼的话就只有5个字,即“突出流动性”,代表了绿城当下投资拿地第一主张。同时,管理层也表示:“如果碰到安全性、确定性高的项目,如果现金流去化模型好,也会适当放松一些利润的要求。”

比如绿城聚焦一二线城市的底层逻辑是,一二线城市的地货比偏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毛利率相对偏低,但好处是这些区域项目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抗风险能力会更高一些。

同样,即使一二线城市具体区位也要审慎选择。比如杭州远郊有利润但去化不行,而核心区去化可以但利润又不行。

同时,绿城也表示——我们绝不会因为要达到比较高的销售目标,就在投资端放松尺寸和刻度。

拿地不惟一线,审慎一线。

虽然是拿地全国第二,虽然绿城看好一二线城市,但绿城24年上半年竟然没在一线城市拿地,而在8月初在上海一次性搞定2宗,主城区一个项目是竞价获取的,另一个项目是4家摇号幸运取得的。

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回顾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李峻称是政策发力的半年,给各界形成“市场不稳,政策不止”的预期,下阶段预计政策将持续发力,房地产市场仍需一定周期完成从“持续探底”向“开始筑底”的切换。        

绿城中国管理层透露,2024年下半年,绿城中国可售货源充足,项目优势显著。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自投项目可售货值约1690亿元,可售面积688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占比79%,预计2024年全年竣工项目/分期总建面约1202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30日,绿城中国累计已售未结转的金额约为2302亿元(权益:1695亿元)。 

对于未来发展,张亚东表示,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绿城中国将会进一步发挥固有优势,强化变革意识,主动应对挑战,积极抓住机遇,以更精准的认知、更精益的管理、更精细的动作,推进公司全品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行业观察】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