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绝味食品(下称“绝味”)开盘股价一字跌停,最终报收13.22元/股,下跌10%,创近7年来股价新低。
昨晚绝味发公告称,公司于8月15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32024009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6月7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绝味强调,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严重或致退市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基本义务,而绝味已非首次触碰“红线”。
2023年4月,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出具警示函,称绝味存在未及时披露股权投资转让协议,未披露关联方共同投资,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经营性占用公司门店营业款、加盟费、管理费共4项问题,违反了相关规定,决定对绝味以及公司董事长戴文军、原董秘彭刚毅、原财务总监彭才刚、财务总监王志华、董事王震国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彼时,绝味还发布了整改回复公告,称已制定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切实进行了整改,公司将吸取教训,不断学习,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一年多后,承诺“不再犯”的绝味再次被“点名”,且影响更为恶劣。
“警示函是监管层已经知晓问题,给予企业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立案是一定要查出个是非因果,否则是不能结案的。而一旦立案,则很可能成为重大经济案件。”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说道。
其进一步分析,被立案一般是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确凿证据,否则不会到被立案的程度,且往往企业财务造假的科目和金额具备一定的重要性才会被立案,这类影响非常恶劣,如果事实确凿,未来是有可能挂ST乃至退市,管理层甚至要负刑事责任。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也持相同看法,其认为因信息披露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原因被立案最严重可能触发强制退市,至少也会遭遇严厉处罚。
对此,记者多次致电公司证券部求证,但始终未能接通。
业绩增长“含金量不高”
作为“卤味一哥”,绝味近些年凭借加盟模式跑马圈地,营收规模不断上涨,却也被质疑“含金量不高”。
2019年绝味突破万店规模,年底达到10954家店(不含港澳台),以绝对优势领跑卤味行业。此后3年每年门店净增长千店以上,2022年其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便突破1.5万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2023年扩张速度放缓,净增长874家,年底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为15950家。
得益于门店扩张、销量增加,公司营收从2019年的51.72亿元逐步增长至2023年的72.61亿元。对比同行,2023年,紫燕食品、煌上煌、周黑鸭门店数量分别为6205家、4497家(肉制品加工业专卖店)、3816家,营收35.5亿元、19.21亿元、27.44亿元,差距明显。
然而,这一成绩(前面列了近几年数据)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含金量不高”,其质疑绝味多项指标增长是基于门店增加,但门店增加是否是良性的,是否有做产品升级迭代,为何资本市场不看好等问题都无法回避,“个人认为有些盲目扩张”。
从盈利能力看,2019年—2023年,绝味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1亿元、7.01亿元、9.81亿元、2.35亿元、3.44亿元,最新数据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单以毛利率看,该指标已连续6年下滑。
资本市场上,8月16日绝味食品13.22元的股价已创近7年新低。单看今年,今日收盘价较年初的26.06元已跌去近50%。东方财富平台绝味食品“问董秘”中,最近10条投资者提问均涉及股价、市值。
卤味市场的发展脚步其实也在放缓。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红餐产业的数据,卤制品行业规模增速逐渐放缓,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2018年—2023年CAGR为6.42%,2023年市场规模约3180亿元。
大肆扩张伴随的问题绝味并非没有意识到。
2023年,其门店净增数已较此前三年有明显下降。去年年报中,绝味指出,2024年公司将从过去以拓展份额为主转向精耕细作,并出现“提升运营效率和门店存活率”“改善加盟商生存质量”等语句。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