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考试不合格率超过30%,老师应该承担责任吗?

吴金娇2024-08-21 08:11

近日,浙江某高校文学院教师所负责的三门课《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以及《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考试的卷面不合格率都在30%以上,学校要求他解释说明并提供整改方案。这位教师公开发表题为《关于我所负责三门课卷面不及格率高的说明》的文章,引发关注。

他表示,考试难度当然可以降低,“但是毕业生的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知识不过关,影响到升学率、就业率,怎么办?”他提到,令人吃惊、失望的是,一道关于《孔雀东南飞》主角是谁的考题,居然有50%的学生答不出。

针对这位教师的发文,有人支持大学教师严格把关的较真;也有人质疑,学生大面积挂科教师难道没有责任?还有人提出,高校设置课程卷面不及格率指标难道合理吗?

为此,记者采访多位高校教师、教学管理者以及教育专家。他们谈到,这些争论看似是针对大学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考分,实则折射出当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如何科学控制的难题。

不及格率设置量化标准,合理吗?

对于这位教师提到的,根据学校要求,课程卷面不及格率超过30%就会被要求整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的上下限,大部分高校都有指导意见,但是这一标准本身在高校中仍有争议。

沪上一所高校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多数高校不及格率的上限一般都为30%左右;同样,对于优秀率的上限也会设置在30%左右。30%并非刚性指标,只是学校给出的参考意见。之所以设置具体数字标准,一是为防止教师打分过于主观,控制各分段学生比例;二来也可以用于教学监督和管理,对不达标的教师,学校可以进一步考查是否存在教学问题。

关于这一标准,某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直言“不太合理”,“无论优秀率还是不及格率都不应有量化限制,期末成绩应该按照学生表现,由教师控制结果。但现在教学管理都讲‘标准化’、都要‘达标’,这很可能无形中损害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乃至职业尊严。”

相较于不少人文社科类老师对这一标准持保留意见,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大学设置期末卷面考核柔性标准并无不妥。但问题在于,这份标准是否与教师达成了共识?一般高校教师在开课前都需要向院系乃至学校提供详细的课程大纲、考试方案、评分要求等。如果老师的出卷难度超纲,早在开课前就应该指出问题。樊秀娣说:“这提醒我们,高校在教学管理中要防范可能的漏洞。”

“这件有关教学事故的争议,一眼看去有违基本(教育、学习、专业)常识,但在当下教学格局里,此类‘事故’必然会出现、且会反复出现。”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范文兵曾担任过系主任,他强烈呼吁,是时候关注受困于不断提高的考核指标的高校管理者,被困在绩点算法与工作焦虑中的学生,困在复杂指标考核中、被管理者和学生审视打分的大学教师了!

老师严格,只会导致本科生分数“通缩”?

超过3成学生不能通过期末考,单纯因为考试难度太高了吗?一位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教授直言:单从《孔雀东南飞》这道考题来看,这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实在称不上难。如果这是普遍情况,那么学生的基础太弱。纵使老师想“放水”,也无能为力。

“大学生的基础不扎实并非个别学校的个别现象。不少同事反映,如今的大学生在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普遍欠缺。”樊秀娣谈到,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思维严重干扰了教育生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少学生希望尽可能低投入、高回报,只学“有用”的课,这就导致一些基础性的文史哲类课程“遇冷”,甚至课时被削减。此次被要求对不及格率做出说明的这位教师也提到,他的两门必修课从48课时缩减到32课时,如果按照既定的课时减少学习份量,“那学生对于一门课的基本知识要求怎么办?”

由此,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东勃提出,如何在学科与专业调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育人功能?这很重要,越是在AI科技爆炸的时代,深厚的人文素养越被需要。

“今天大学生的焦虑期,从迈入大学校门甚至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这种对漂亮分数和绩点的追求已成学生间一种广泛的自觉,有部分老师也会迎合学生的这种追求。”曹东勃直言,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的“从紧”甚至带来的分数“通缩”,才引起了热议。范文兵也谈到,不少大学生认为实习比上课重要,工作比专业重要,本着分分必较的原则,学生会花大量时间研究绩点和教师评分规则。

教与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如何做得更好?这其实是不少高校教师遇到的难题。虽然卷面不及格率超过30%,但这位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师也表示,核算期末成绩时,自己难免陷入纠结。严格把关,意味着一部分学生可能挂科,也会导致自己的选修课无人问津;若降低要求,则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尊严的影响。一位高校教师谈到:“如果老师不对学生严格要求,一味‘放水’,那教学岂不是要决堤了?”

“任何专业,夯实基础都是第一位的。”范文兵举例,如果读建筑学的学生连设计图纸的基本工作量都达不到、基本案例学习的数量和深度都不够,这就已经踩到了专业底线。“如果专业课都不能过关,何谈拔尖创新?”

如何评价,才能平衡好教学规范性和教师自主性?

在高教专家看来,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也在于折射出当下对高校教与管改革的呼声。

“这位老师的发声也是一个契机,希望更多高校能在教学管理中多听老师的心声,在提高教学规范性与尊重教师自主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樊秀娣说。

当需求侧悄然变化,供给侧的改革必然箭在弦上。多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当下,各高校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多元评价、综合评价。比如,除了卷面考试,包括读书报告、课程汇报、实践实验、社会调研等都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高校考察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也并非取决于单次考试的结果,并且期末考试在学习成效考评中所占比重正在大幅度降低。”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周立旻表示,高校正在强化以考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多元、多维评价,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支撑下的课程全过程教与学的评价。

采访中,也有高校负责人直言不讳:学校对相关期末考试异常情况要求老师说明情况,这并非问责。“很多高校都有相关制度,教师只需要将考核设计思路、课程过程性评价等信息一并说明、提交,学校教学委员会再组织专家进行合理评价。不会仅仅因为一次不及格学生多了,就简单问责教师,让教师寒心。”

曹东勃说,无论高校如何改革,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都是基本的出发点。

来源:文汇报 作者:吴金娇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吴金娇】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