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最新月报:管理规模已连续三个月低于20万亿元

邹永勤2024-07-27 13:26

记者 邹永勤 2024年7月26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公布了6月份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

数据显示,6月份在中基协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办理通过的机构仅10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5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5家),而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则多达102家。

记者留意到,在6月份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当中,有不少是老牌私募基金公司,比如2012年成立的深圳久久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美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成立的深圳海棠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均因存在异常经营情形,而被中基协于6月份注销。

经过一系列注销动作,截至6月末,我国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0768家,较上月减少了92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200家,较上月减少了40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2335家,较上月减少了49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8家,较上月减少了1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225家,较上月减少了2家。

随着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的下降,管理基金数和管理基金规模亦同步走低。截至6月末,管理基金数量为151257只,较上月减少了744只;管理基金规模为19.89万亿元,较上月减少了44.03亿元,同时也是该数据连续第三个月低于20万亿元大关。

中基协官网信息显示,其第一份私募基金月报发布于2015年1月,当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仅6974家,管理基金数量8846只,管理规模2.63万亿元。其后,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至2023年7月份,基金管理规模增长至20.82万亿元。

但从2023年7月份起,我国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开始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并在2024年4月份跌破20万亿元关口,至19.90万亿元。紧接着5月份和6月份,管理规模持续下降,从而连续三个月低于20万亿元关口。

2023年7月份,是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里程碑时刻:筹划多年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在该月对外公布。业内普遍认为,《条例》发布前属于私募基金行业野蛮生长时期,《条例》的实施则宣告行业步入高质量规范式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2023年7月份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为21996家,到了2024年6月份下降至20768家,下降幅度达到5.60%,高于同期基金管理规模的下降幅度(4.45%),呈现“扶优限劣”的高质量发展特征。

在《条例》实施后,与私募行业相关的监管规定也频频出现,比如北京证监局官网于6月28日发布了关于实施《北京辖区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主体监管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报,试点公司包括了淡水泉、九坤、明毅等知名百亿私募机构。这一举措在私募基金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整个私募行业,传递了监管加强、规范发展的信号。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各地私募行业的发展也开始呈现向头部区域集中的趋势。截至2024年6月末,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从注册地分布来看(按36个辖区),集中在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浙江省(除宁波)、广东省(除深圳)和江苏省,总计占比达72.16%,高于5月份的72.13%。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圳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创投公司等等),以及华南区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