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社交距离”、追求交往无负担,“轻量化”“浅缘化”社交在年轻群体中越来越普遍。但与此同时,一些年轻人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越来越厚,想交到知心朋友更难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当需要倾诉或帮助时,95.2%的受访青年可联络人选在6个以内。年轻人的社交需求有哪些变化?又面临哪些挑战?在中国青年报社出品的新一期《参数》节目中,多名青年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注重社交边界感,也渴望亲密伙伴
在北京朝阳公园,记者遇到大学生徐舒畅时,她正和朋友聚在一起野餐、游戏。对于社交这件事,她说自己平时更喜欢与人面对面接触,如果时间合适,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与朋友相聚交流。
北京某高校大学生王明菲坦言自己有些“社恐”,平时更喜欢线上交流,在与人交往中,一般是参加者和倾听者,不太敢主动组局。对于当下流行的“搭子”社交,她觉得“搭子”通常是在某方面有共同话题、共同兴趣,或是在一段时间内在生活上同频的人,“如果能有这样的关系,也很不错”。
“‘搭子’和好朋友的意义是不一样的。”00后王文昊认为,“搭子”是因为某些共同的爱好而临时结成的伙伴,主要是为了放松娱乐,而好朋友是能分享日常琐碎、寻求安慰的对象,是可以一直联系和交往下去的人。
王文昊觉得,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大家为了获得轻松、自在的体验,会给个人的关系“减负”,“轻量化”社交因此越来越普遍,但对自己来说,亲密朋友不可或缺。“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联系的朋友有五六个人,从他们身上我不仅能学到许多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在我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尽力帮助我,让我得到安慰。”
“与他人相处,我很看重交流的氛围,比如在一起是否放松、是否自在,如果对方比较强势,我会很有压力,会排斥与他(她)的交往。”王明菲说。
“即使是朋友之间,交往时也要保持一定的边界感。”22岁的黄彦玲表示,自己是个对言语比较敏感的人,如果有朋友开一些没有边界感的玩笑,会很介意。“希望大家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也要有边界感。”
“重视边界感、倾向趣缘社交是当下年轻人社交的主要特征。”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师胡鹏辉分析,现在不少年轻人与他人交往的目的比较单纯,不太具有功利性,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搭子”社交、游戏社交等社交方式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因为这种垂直领域的精准陪伴更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
社交更简单便利,但知心朋友难觅
00后王琳涵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能深度交往的人越来越少了,网络时代让交往变得简单、便利的同时,知心朋友也更难寻觅了。“我的微信好友有1000多人,但平时联系比较密切的,只有二三十个,如果是能倾诉或寻求帮助的对象,这个数量会进一步下降,只有几个人。”
徐舒畅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维持深度交往关系更简单也更困难了,“简单在于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想要交往的朋友,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似乎越来越深,想要交到朋友更难了”。
温江浩是今年的毕业生,与朋友告别是他这个夏天的难忘记忆。他说,人生的每个阶段,身边都会有亲密的伙伴,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大家仍会交流近况,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共同话题会逐渐减少,再加上圈子不同,维系之前的关系会比较难。但他对这种变化并不悲观,“朋友相聚离散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是志同道合的人,自然而然会与对方交流,没必要为了维系深度关系而交往,交朋友不应该成为负担”。
在进入大四时,黄彦玲就感受到与朋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有的同学在准备考研,有的同学实习,大家方向各不相同时,联系会比以前少很多,想要维系深度交往关系就变得困难。”
胡鹏辉分析,当前正处于快速流动性时代,原本稳定的社会关系随着个人的流动逐渐变得脆弱,所以不少人会发现,小时候的玩伴“消失”了。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每个人都很忙碌,个人时间被压缩,很难有时间和精力维持深度的交往关系了,这是深度社交变困难的客观原因。
“另外,建立和维系深度关系是需要社交能力和社交意识的,比如在交往的过程中,是否能理解别人的情感表达,是否会回应别人的情感诉求等。”胡鹏辉认为,现在有些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影响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时常表现为“想和他人交往但不知道如何交往”。他进一步分析,当前网络很发达,网络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个人的情感需求几乎可以通过网络、通过购买获得,降低了社会关系网络给个人提供支持的重要性,使得深度交往关系似乎“可有可无”了。
人是情感动物,深度社交必不可少
王明菲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有深度交往的对象,这不仅让生活更有乐趣,对个人来说,在与别人深度交流中,也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如果与人相处全是点头之交,没人真正懂你,与你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那是非常孤独的。”
“我是个比较爱社交的人,与朋友散步、约饭,不仅让自己从繁忙的学习中短暂地抽离出来,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放松身心。”黄彦玲觉得,保持深度的交往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如果只是一方朝着另一方靠近,这样的社交是非常耗费能量的,很难长久。”
温江浩认为,想要建立深厚的友谊,首先彼此要能聊得来,这需要有共同的成长背景,或共同经历一些事情,另外在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尊重,保持真诚,这样的关系才是牢固的、可靠的。“虽然社会环境、生活场景在不断变化,但个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与朋友保持联系。”
“人就是需要深度社交。”徐舒畅说,每个人都需要有情绪出口,而好朋友往往能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与自己想交往的朋友一起生活,从相处中学会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这是社交的意义所在。”
胡鹏辉强调,在一段关系中,既有正反馈,也有负反馈,学会处理关系中的负反馈尤为重要。“人是情感动物,个人要认识到深度社交的重要性,也要学会承担在深度社交建立和维系过程中的必要成本和代价。”胡鹏辉认为,对整个社会而言,要关注到是什么因素在制约人们建立深度关系,同时要为人们提供更多进行情感社会训练的机会,鼓励年轻人在现实交往中建立深度社交的意识,提升社交能力。
“与人建立深度联系很有必要,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时刻需要有亲朋好友的见证,有了他们的祝福和认可,那些时刻才显得意义深刻。”王文昊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志伟 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