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帅国 当地时间7月16日,路透社报道称,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书面意见结果为:12个欧盟成员国支持,4个反对,11个弃权。报道没有列出成员国具体投票情况。
欧盟中国商会对此表示:“这个投票没有约束力,但很有前瞻性。”欧盟中国商会指出,比较确切的投票情况是:一、德国、瑞典和芬兰等国投了弃权票。德方相关人士表示投弃权只是展示“团结”,德国车企希望欧委会不要加税;芬兰认为加税不符合欧盟利益;瑞典则认为对话更重要。二、匈牙利等四国投了反对票。匈方多次发声反对向中国电动汽车加税。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2国投了赞成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是欧盟人口大国,三国人口总和占欧盟人口总数近40%。
路透社称,如果今年10月调查结束后,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决定提议征收最终关税,将在欧盟成员国中进行有约束力的投票。除非遭到欧盟27个成员国的特定多数(代表欧盟65%人口的15个成员国)反对,否则最终关税将被实施,通常适用期为五年。
2023年9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作一年一度“盟情咨文”演讲时称,全球市场充斥更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其价格因巨额补贴被人为压低,“扭曲”了欧洲市场。因此欧盟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10月,欧委会对华启动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程序。
经过近8个月的反补贴调查,今年6月12日,欧委会宣布拟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17.4%至38.1%不等的临时性反补贴关税。
7月4日,欧委会宣布,自7月5日起正式对进口中国纯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临时关税最长期限为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与6月12日的决定相比,欧盟确定的临时加征的关税税率小幅下调,具体为对上汽集团加征37.6%的关税,对比亚迪加征17.4%的关税,对吉利汽车加征19.9%的关税,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将被征收20.8%的关税,未合作的公司税率为37.6%。
自欧委会启动反补贴调查以来,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车企、中欧贸易机构与汽车行业协会等积极发声,并展开多项行动以应对调查。
目前,中国商务部正在与欧委会就此事展开磋商。7月4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距终裁还有四个月窗口期,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现诚意,抓紧推进磋商进程,基于事实和规则,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车企方面,上汽集团等一方面主动调整业务布局;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抗辩。在6月28日的上汽集团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现已升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透露,将通过在中东、东南亚等地的全球产销布局来平衡欧盟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
7月5日,上汽集团宣布将正式要求欧委会就中国电动车临时反补贴税措施举行听证会,进一步依法行使抗辩权。抗辩内容包括:欧委会反补贴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例如调查要求配合提供与电池相关的化学配方等,超出正常调查范围。欧委会对于补贴的认定存在错误,例如将给予国内消费者的新能源购车补贴纳入在欧盟销售的补贴率计算。欧委会在调查过程中忽略了上汽提交的部分信息和抗辩意见,基于《反补贴基本条例》第28条所谓的“不配合调查”,作出不利推定,虚增了多个项目的补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