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驱动教育改革 人文教育可能强势崛起

田进2024-07-17 15:39

记者 田进 7月16日,在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2024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大会上,多位学者共同探讨了AI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将对教育形成巨大冲击,外科医生、翻译人员等都可能被替代,但人文科学将会强势回归,因人文科学在内的研究性科学没有标准答案,人类可以不断探索。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正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面貌,ChatGPT等前沿技术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教育模式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在会议上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重构人类社会的科技、生产、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智能辅导、智能评估等,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课程和学习场景。

张志勇同时提出,人工智能将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即由传统的二元结构(教师与学生)转变为三元结构(教师、机器与学生),机器将成为智能助教、学伴或导师,与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在AI驱动教育改革的另一面,会议期间多位学者提及,人工智能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过程中,可能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为此,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将不断凸显。

张志勇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教育使命的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是非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创造力和情感教育,重视建构机器智能高度发展后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这些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教科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表示,未来的教师要成为读懂学生、重组课程、塑造品格、联结世界的“大先生”。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许多工作,但它无法替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使得它们难以被转化为计算机程序代码。因此,未来教师的角色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充满爱心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哥伦布州立大学数学教授,中国深度学习中心主任方厚彬也表示,技术能力并不是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并非所有学生都将从事AI领域的工作。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幸福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些是学生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