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被视为引领生物制造变革和生物经济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从国家到各省市,都在加快布局。
7月12日,广州成立“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并落户海珠区。该联盟由高校、科研院所和生物科技企业发起组成,将承担服务合成生物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功能。
合成生物学作为现代生物学与多学科系统融合发展而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继“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该技术的核心是以工程化手段设计合成基因组,并以此为工具进行物质加工与合成。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建忠担任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他在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合成生物论坛上指出,合成生物学之所以在近些年受到重视,一方面因为这已经成为大国战略争夺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因为其经济效应之大,“合成生物学可以以更高效的方式产出更高阶的产品,提升生物制造的水平,例如从原来合成普通的氨基酸进阶成医药级氨基酸,实现更高附加值。”
根据《中国合成生物产业白皮书2024》,过去五年,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1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27%,预计在2028年将成长为体量近500亿美元的全球性市场。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汉荣提到,合成生物学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目前在医药、农业、食品、能源、环境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今年我们也把合成生物学作为重点的科研支撑方向,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和应用的融合。”
早在《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广州就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科学问题分析,抢占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制高点,以及部署针对合成生物威胁因子的相关侦测技术。
除了广州,多地纷纷剑指合成生物。一线城市中,上海7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支持开展面向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研究;《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目标,到2025年新增3至5家合成生物领域企业上市。
5月印发的《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到,在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领域中,北京将布局“核爆点”专项。在深圳,合成生物是“20+8”产业集群中8个未来产业之一。
值得指出,广州目前的优势并不明显。在科研机构方面,广州未有专注合成生物学研究的科研大平台。
而同在大湾区的深圳拥有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重点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香港科技大学也在2019年8月宣布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赠5亿港元,成立香港首个专门研究“合成生物科技”的。
刘建忠认为,广州拥有高校科研、产业市场优势,其生物制药在全国属于第一方阵,在合成生物学方面具备大量可应用场景,例如化妆品,全球化妆品70%的生产和销售在中国,而中国的70%在广东,广东的70%又在广州。
据介绍,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已达70余人,成员所属单位覆盖广州市内大部门重点高校及多家研究所、三甲医院、合成生物学高新技术企业。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以及态创生物、慕恩生物、暨大美塑、南芯生物、丸美、少和生物等新锐生物科技企业。
搭建高校和市场的转化平台,是当下广州发展合成生物努力的方向。广州暨大美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例子,公司CTO万阳介绍道,公司是暨南大学持股的一家企业,日常业务包括将相关生物技术转化成果应用到产品当中,例如护肤品。
万阳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产学研模式也几经更变,最早期是由公司直接应用学校科研成果,在产品中进行推广。经过三、四年的发展,发现这种模式并不合适,“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于是开始产学研合作,直接参与到学校老师的课题中,还会直接向研究团队提出需求。最后还自建了公司的科研团队和技术平台,针对客户和市场需求,更快速地进行产业化和商品化。
合规性是当下合成生物行业最主要的痛点。刘建忠提到,虽然我国是大宗氨基酸和核苷酸的生产大国,但是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的菌种可能是非授权使用。国内企业菌种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菌种被国外企业垄断,如希杰、味之素等。”他列出一组数据:我国发酵行业产值3000亿、全球第一,但菌种自给率低,抗生素<10%、维生素<20%、氨基酸<5%、益生菌<10%。
校企合作提供了破题方向。刘建忠提到,以中大生物制造团队为例,已经跟不少民营企业进行合成生物的产业化,例如广新集团控股的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利用中大团队的微生物育种平台和技术,对其缬氨酸、苏氨酸和组氨酸生产菌种进行遗传谱系探清、重构,从而获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株,避免国际官司。
刘建忠透露,中山大学成立了进化与合成生物学基础科学中心,还要在香港成立一个高等,下设的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以“AI+进化+合成生物”为研究方向。
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召进一步提出,解决合规问题当下最需要的是政策上的导向,“我们主要是做食品药品领域,食品有没有可能像医疗器械一样去管理,也分一类、二类、三类和甚至四类、五类?”
张召设想,一类情况下企业备案,依据相关政策要求就可以开展业务;二类的话需要省级层面的临床要求进行管理;三类则是国家层面对于食品、药物的管理,“这样就会很大程度释放企业或者高校的产业化动力。”
“我们目前用到的一些非食品菌株,尽管用于发酵药物的效果很好,但是没有合规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跨境电商购入一些外国的菌株,但是这样做终归起不了量。所以落地产业化之前还是需要先解决合规问题。”张召说。
转载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张熹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