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晨烨 中东正在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的新“枢纽”。
7月16日晚间,A股两大光伏龙头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科能源” ,688223.SH)与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TCL中环” ,002129.SZ)均发布了一则在中东布局光伏项目的投资公告。
同日,另一家新能源企业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科技”)亦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布,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沙特能源设备公司Vision Industries共同宣布将在沙特成立风电装备合资公司。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中东国家,目前不仅在政策上给予国内新能源企业布局当地很大的支持,同时还有资金方面的帮助,政策友好叠加市场潜力,越早在中东完成一体化产能布局的企业,越能获得先发优势。
三大新能源龙头同日“落子”沙特
7月16日,晶科能源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 JinkoSolar Middle East DMCC(下称“晶科中东”)与The Public Investment Fund of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王国公共投资基金,下称“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全资子公司Renewable Energy Localization Company(下称“RELC”),以及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 签订《股东协议》,将在沙特阿拉伯王国成立合资公司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合资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根据公告内容,在此次设立的合资公司中,晶科中东、RELC及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持股占比分别为40%、40%及20%,设立后各股东按持股比例认缴。后续该合资公司将作为晶科中东项目的建设主体,预计项目总投资约36.93亿沙特里亚尔(约合9.85亿美元)。
同日,TCL中环亦发布公告称:“拟与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的子公司Renewable Energy Localization Company签署《股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在沙特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项目。”
按照公告披露,TCL中环的沙特项目总投资额预计约为20.8亿美元。TCL中环将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LumeTech S.A.PTE.LTD.持股40%,RELC持股40%, Vision Industries持股20%。合资公司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晶体和晶片的制造、组装和销售。
TCL中环在公告中表示,该公司投资的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项目,将成为目前海外最大规模的晶体晶片工厂。该项目将充分发挥中东区域在新能源时期的枢纽地位,可通过绿电、绿氢等产品满足欧洲的绿色能源转型需求。
“中东项目的落地,是基于中沙两国共识,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东-北非地区新能源转型的重要项目。作为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复杂度最高的环节,TCL中环将支持沙特建立光伏晶体晶片的工业能力,支持区域高技术人才培育,推动中东地区的绿色能源转型并有效辐射中东、北非及欧洲市场。”TCL中环在公告中强调。
从TCL中环此次披露的协议主要内容来看,RELC及Vision Industries将支持合资公司获得在沙特阿拉伯运营所需的相关许可及审批;协助项目获得本地政府具有竞争力的相关支持及落地配套事宜等;TCL中环向合资公司许可需要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协同上下游资源,并尽力确保工厂建设按时完工。
除了TCL中环与晶科能源外,在7月16日,远景能源亦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沙特能源设备公司Vision Industries签署了相关协议,成立风电装备合资公司在沙特本土进行风机及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制造。
根据远景科技官方信息,远景将成为此次设立的合资企业的最大股东,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是第二大股东,Vision Industries持有剩余股权。
“合资公司将帮助沙特风电价值链到2030年实现75%本地化生产的目标,助力中东地区的清洁能源转型。”远景科技方面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成立于1971年,是沙特王国的主权财富基金,RELC是PIF 的全资子公司,是当地可再生绿色能源技术制造的领先企业,另外一家在TCL中环、晶科能源以及远景科技的合作中都出现的企业Vision Industries是由沙特阿布纳延(Abunayyan)和阿姆哈迪布(Al Muhaidib)两大企业集团于2021年共同创立,旨在沙特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制造能力,满足中东乃至全球新能源的巨大需求。
记者注意到,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官网亦在7月16日刊发了一篇关于与上述三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的新闻稿。
在这篇新闻稿中,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表示:“这些协议(指与晶科能源、远景科技、TCL中环在7月16日签订的合作协议)将使沙特阿拉伯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先进发电和制造技术实现本地化,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地化水平,以帮助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地区和国际需求。这些协议将提高本地制造业从全球能源转型中获益的能力,并将巩固沙特阿拉伯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产品和服务出口全球中心地位的努力。 ”
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副总裁兼中东和北非地区投资主管Yazeed Al-Humied指出:“新协议是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努力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本地化的一部分,并履行增加本地供应链份额的承诺,以及根据能源部的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到2030年实现沙特阿拉伯可再生能源项目中75%组件的本地化生产。”
从“东南亚”转向“中东”
实际上,2024年对于中国新能源企业,尤其是光伏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出海”的好年份。
2024年6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了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四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关于损害的初步裁定,意味着自2022年6月开始的针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部分光伏产品进口免税政策,已于今年6月6日到期后结束,后续来自中国光伏厂商从东南亚出口至美国的光伏产品将被征收关税。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东南亚四国一直是输美产品的重要“基地”,而在今年上半年相关贸易政策出现密集的变化后,许多头部光伏厂商在东南亚布局的工厂都传出停工、停产的消息。
“大家在东南亚设厂都是为了美国市场,现在美国市场发生了变化,在东南亚的产能怎么处理一下子成了问题,转移到欧洲?当地的生产成本比中国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有市场能够消化产能,并且建厂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地方。”华东一家光伏企业的高管告诉记者。
在此背景下,将东南亚产能向其他区域转移就成为解决中国光伏企业出海的关键“抓手”。
而近年来中东地区与中国之间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这就给了中国新能源企业转移产能,重塑“出海”枢纽的机遇。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中东多个国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正在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沙特的“2030愿景”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40GW的光伏装机容量,当地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阿联酋的能源战略也强调了对光伏和风电项目的支持,并推出了多项激励政策,例如净计量政策和上网电价补贴,以促进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增长,这些政策不仅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进入市场的途径,也降低了投资风险。
开源证券在今年2月份发表的一份研报中指出,我国光伏组件产品对中东出口在2020年—2022年间实现了显著提升,对中东出口光伏组件量由 2020 年的 4GW 提升至 2022 年的 11.4GW,三年复合增速高达68.8%。对中东区域的光伏组件出口占国内光伏组件总出口量的比例也由2020年的6.1%提升至2022年7.4%。
政策友好叠加市场潜力,让中国新能源企业眼下纷纷开始“瞄准”中东。
记者注意到,2024年以来,已有多家国内新能源领域的头部企业完成了在中东地区的项目规划。
7月15日,阳光电源(300274.SZ)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装机容量高达7.8GWh。
7月3日,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北京与来华访问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投资部部长、阿布扎比控股公司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哈桑·阿尔苏瓦迪举行会晤。朱共山表示,协鑫“一体两翼”国际化进程正加速演进,协鑫全球首个FBR颗粒硅海外产业战略基地将在阿联酋落地。
6月13日,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865.SZ)亦曾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阿曼投资署共同签署《投资意向协议》,拟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产能,该项目的投资金额约为7亿美元,项目分两期实施,每期5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