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拟设立总规模890亿元的三只产业先导母基金。而这也是继北京发布新一批总规模5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后,又一国内大城市的最新大手笔出资。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初,上海就发布消息:聚焦产业基金,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
三只先导基金分别为:225亿元规模的人工智能母基金(暂定名),投向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215亿元规模的生物医药母基金(暂定名),投向创新药物及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高端制药装备等领域;以及450亿元规模的集成电路母基金(暂定名)。
上述三只母基金的主要LP为上海16家国资机构,包括上海国经投资、上海国际等市级投资平台;上海浦东创新投资、上海闵行金投等上海区级投资平台;上汽集团、上海临港等上海国企;上海两大券商公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而管理人均为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
其中,上海国经共计拟出资400亿元,位列第一;上海浦东拟出资137.5亿元;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两家机构各拟出资10亿元。
一位接近上述LP的知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是本次相关母基金成立的重要背景。此前,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成立重量级产业基金,本次一口气拟设立三只基金也是为了“奋起直追”。
据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今年3月,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发布了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提出要聚焦产业基金,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
相关数据显示,政府引导母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放大效应可达到4.5倍,也就是说,通过这1000亿元规模的母基金,未来上海可能带动超4000亿的资金投入到以上三大产业。其能为区域政府带来的税收、相应的产业资本落地量、GDP总量都非常可观。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在去年底至今年,一共设立了8只产业基金,共计1000亿元,主要投向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新材料、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绿色能源和低碳、生物医药等8个产业。而上海目前只拟设立了3个领域的产业基金,在投资方向上更加聚焦。
全国人工智能母基金之最
本次拟设立的人工智能母基金是上海重点打造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之一,且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该笔基金225亿元的数额为全国AI基金最高,远超北京去年底落地的100亿元AI基金的规模。
目前,人工智能母基金有11家出资合伙人,其中前三大合伙人为:上海国经投资拟出资100亿元;上海汇资投资拟出资45亿元;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拟出资25亿元。
上海临港作为LP之一,本次拟出资8亿元,其表示,公司参与投资人工智能母基金,有助于加快公司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布局,进一步提升园区科创产业和科创服务能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上海临港还出资了另一只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在当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发布,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同意,由上海国盛集团、上海临港集团联合发起设立,市区两级政府、国有产业集团、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注册于中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在6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已累计募资31亿元,母基金部分投资了红杉、奇绩创坛等12只子基金,撬动投资规模572亿元。
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作为本只225亿元人工智能母基金的管理人,拟认缴0.01亿元。该私募基金成立于今年5月,由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全资设立。
上海对AI基金的大手笔,与人工智能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的重要之一密切相关,上海也在全国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中发挥着愈趋明显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杰介绍,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企业已从2018年的183家增长到2023年的348家,产业规模从1340亿元增长到超38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而上海成为全国首个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城市,重点产业机器人密度达383台/万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此外,上海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还形成了“4+X”产业载体,如张江人工智能岛、徐汇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等,产业生态日益完善,至少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于上海。
转载来源:科创板日报 作者:李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