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如同人体的“加油站”和“下水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吃进去的食物在这里被分解、吸收,剩下的残渣也从这里排出体外。肠道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但它也很脆弱。
我们往往在口腹之欲的驱使下,让肠道承受着沉重负担。如果放任不管,就有可能诱发一些肠道疾病,比如结直肠炎、便秘、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当肠道不健康时,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也会更高。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对于防治各种肠道疾病有重要意义。
肠道疾病终身发病率高,与多种因素相关
肠道一般是指消化道,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可以分为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结肠和直肠)、肛管等几个部分。大肠的平均长度约1.5米;小肠长约5米,分布于腹部中央,其末端与结肠相连,被结肠包绕。肠道的各个部位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人体大多数营养物质都是通过小肠吸收的。结肠主要作用是浓缩食物残渣并形成排泄物,还可吸收水分和维生素。大肠内则有许多细菌,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被人体吸收利用。直肠和肛门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
由于每天都有大量食物通过肠道消化吸收后排出体外,如果平常不注意饮食,就会损害肠道健康,引起多种肠道疾病。在我国,肠道疾病的终身发病率高达80%—95%,常见肠道疾病包括结直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便秘、痔疮、肛裂、肛瘘和肛周脓肿等。
肠道疾病的发生与饮食、生活、排便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长期便秘容易诱发痔疮;大便干燥时用力排便,导致肛门过度扩张,进而引发肛裂;用力排便也容易导致血栓性外痔的发生;长期腹泻则容易诱发肛周感染和肛瘘等。
健康饮食习惯,有助预防肠道疾病
肠道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素质。
肠道的重要性从三组数据就能看出:99%的营养需要肠道吸收;80%的毒素和代谢废物依靠肠道排出;肠道淋巴组织集结了人体70%—80%的免疫细胞。一旦肠道防线被破坏,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那么,哪些饮食习惯有助于守护肠道健康并预防相关疾病呢?
多喝水、多吃蔬果:多饮水可以预防痔疮和便秘的发生,避免饮用生水,尽量饮用烧开后的水。蔬果里含有较多纤维素,能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既可降低痔疮和便秘的发病率,还可预防癌症的发生。
不饮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酒类会引起直肠粘膜充血、血管扩张而形成痔疮,还会诱发肛乳头肥大、肛周脓肿、肛瘘和痔疮等疾病。
少吃外卖和油腻食物:比如肥肉、奶油、奶酪、煎炸食物等,均不利于肠道健康。
少吃油炸、烧烤类食物:油炸和烧烤食物内含有大量致癌物质,容易诱发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这类食物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容易诱发结直肠炎和腹泻。
少吃腌制食品:腌制食品往往含有较多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极强的致癌物质。
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的危害很大,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胀、嗳气等不适。建议平时要规律饮食,清淡饮食,细嚼慢咽。同时,避免食用污染、变质和过期的食品。
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十类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
如果忽视肠道健康,甚至放任不管,就有可能诱发一些恶性肠道疾病,比如令人闻之色变的结直肠癌。目前,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二高发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下列人群容易得结直肠癌,需引起注意:
有不良饮食习惯人群:比如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进食过多腌制、烘烤、油炸和烟熏食品。
老年人群:约80%的结直肠癌发生在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年龄越大,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越高。
结直肠癌家族史:家族中如果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其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患病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至3倍。
有肠道疾病人群: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血吸虫病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吸烟人群: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尽早戒烟对防治结直肠癌有利。
若想早期发现结直肠癌,需做到以下几点:重视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包括便血、腹痛、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定期体检筛查,推荐从45岁开始筛查,包括大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久治不愈的痔疮和肠炎,要考虑结直肠癌可能,及时就医。
为了预防和早期发现结直肠癌,以下10类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存在便血、黑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
大便有粘液、脓血者;
大便次数多、不成形、腹泻、大便变细变形者;
近期出现排便困难、大便不规律者;
长期腹痛腹胀、慢性便秘、慢性结直肠炎,久治不愈者;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贫血、腹部包块、癌胚抗原(CEA)升高者;
曾罹患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或结直肠息肉等疾病患者;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要进行结肠镜筛查,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结肠镜;
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者需进行结肠镜筛查,已发现的结直肠息肉需在结肠镜下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结肠镜;
45岁以上人群建议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转载来源:文汇报 作者:高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