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首创的鲜虫草系列产品宣称具有提升免疫力、补肾益肺等一系列功能,但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根据产品外包装上标注的Q/YSS 002、Q/YSS 001执行标准,东阳光的这款产品分类实则为羊肚菌/食品、饮料和烟草制品/新鲜蔬菜/蘑菇。
早在2016—2018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就明确提出,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并将其移出保健食品之列。冬虫夏草作为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其主要功能与主治为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咳咯血。而“东阳光鲜虫草”系列产品宣称的抗肿瘤功效超出《中国药典》规定范围。
按克称分等级,生态繁育的鲜虫草
论根卖、按克称、分等级、有年月卡是东阳光旗下鲜虫草系列产品的销售特点。
东阳光官网显示,其主要从事“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养生”三大行业,拥有东阳光(600673.SH)、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HK)两家上市公司。其中,东阳光鲜虫草是东阳光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
公开信息显示,东阳光旗下的鲜虫草产品线包括鲜虫草本身、冻干鲜虫草和冬虫夏草含片三大系列,各大平台的“生长信息”一栏显示,东阳光旗下的虫草产品均为生态繁育。
据东阳光鲜虫草北京百货大楼专柜销售人员介绍,东阳光鲜虫草包括鲜虫草一级品、鲜虫草特级品、鲜虫草尊享品以及鲜虫草臻享品,零售价分别为1508元、2788元、3908元以及5988元,规格均为16根/盒,一级品虫草的重量约0.5—0.7克/根,臻享品的重量约1.111—1.3克/根。换算可知,一级品、特级品、尊享品以及臻享品的纯虫草价格分别约为134.6—188.5元/克、193.61—245.42元/克、222.05—268.41元/克、287.88—336.86元/克。
相比之下,在线上平台,一款10克的同仁堂冬虫夏草礼盒售价为2328.12元,约合232.81元/克。一款由青藏地区当地商家直发的冬虫夏草10克装礼盒售价为1033元,约合103.3元/克。批发价则从128元/克—328元/克不等。干虫草与鲜虫草之间的实际虫草价格相差并不大。
或许是为了增加用户黏性,东阳光鲜虫草同时推出礼品卡系列:月卡(60根)为5280元,季卡(180根)为15840元,年卡(720根)为63360元。
在被问及干虫草已经很普遍的情况下,供应期短、保存条件苛刻的鲜虫草有何优势时,东阳光鲜虫草招商督导介绍,活性营养会随时间增加而逐步流失,相比于干虫草,东阳光鲜虫草拥有更多活性,它在12小时内完成了采挖、清洁以及智能保鲜等工序,急速锁鲜。并且,1根鲜虫草的营养保留相当于3根60℃烘干草。此外,东阳光鲜虫草的12道精研工序深度清洁,确保了开盖即享。这12道工序涵盖了从采挖到专业冷链运输,包括手工剥泥、超声波清洗等。
据东阳光鲜虫草销售人员介绍,东阳光鲜虫草的生长周期为2—3年。鲜虫草需要提前订货,它从采挖到包装的时间是12小时,送到顾客手中的时间应该是2—3天。
湖南汉方神农中医馆发文表示,新鲜冬虫夏草每年只有45—50天左右的采摘周期。
或许是考虑到了鲜虫草极短的供应期,东阳光同步推出了冻干鲜虫草产品。按照10克装、20克装以及50克装的不同规格销售,零售价分别为2199元、4199元以及10099元。
相比之下,东阳光冬虫夏草含片类产品的销售规格就比较单一。在京东平台,东阳光冬虫夏草含片的售价为5188元/瓶,一瓶包含3小支,每一支有10片,一片的重量为250毫克。
在被问及冻干鲜虫草与纯干虫草的区别时,上述东阳光鲜虫草招商督导表示,不同干燥工艺影响冬虫夏草的品质。冻干法对冬虫夏草的色泽、气味以及营养成分等保持得更好,优于阴干、烘干以及晒干等传统干燥法。冻干鲜虫草产品采用了FD宇航冻干锁鲜技术,1根冻干鲜虫草的营养活性约等于2.7根60℃烘干草。他同时强调,鲜虫草和冻干鲜虫草的储藏方式不同。鲜虫草需放置在冰箱在0℃以下进行保鲜,零下2℃—零下6℃最佳,且最佳品鉴期为45天。冻干鲜虫草需放置在冰箱在0℃以下密闭保存,零下15℃最佳,冷冻条件下保质期可达24个月。
东阳光鲜虫草专卖店工作人员也强调,鲜虫草没有经过任何冻干、晒干以及晾干的技术,营养保存更完整,相当于从土里挖出来后,快速清洗并进行保存。上述东阳光鲜虫草招商督导表示,相较于开盖即食、口感更好的鲜虫草,东阳光的冻干鲜虫草需要用60℃温水进行浸泡,遇水复鲜。
产品功效无所不能,企业标准当国标卖
除在销售时放大“鲜”的特点外,在功效方面,无论是专柜销售人员还是招商督导,都在不断地宣讲鲜虫草的神奇功效。
东阳光招商督导发来的宣讲PPT显示,东阳光鲜虫草具有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抗肿瘤、延缓机体衰老、改善记忆力、调节睡眠等10余种功效。
功效如此之多,这一产品到底是药品?是保健品?还是其他?
在我国,保健食品应具有“蓝帽子”标识,药品则应拥有“国药准字”。
北京商报记者在专柜销售人员提供的三种冻干虫草产品外包装袋上,均未看到药品与保健品的身份标识,仅在执行标准上标注了一行小字:Q/YSS 002。在鲜虫草的外包装袋上,也只标注了执行标准:Q/YSS 001。
全国标准信息公告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显示,Q/YSS 001和Q/YSS 002均为冬虫夏草质量要求,由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编写并公开。“执行该标准的产品信息”一栏显示,产品名称为冬虫夏草,分类为羊肚菌/食品、饮料和烟草制品/新鲜蔬菜/蘑菇。
然而,东阳光鲜虫草北京百货大楼专柜的销售人员在被问及这一标准执行的是谁的规定时,北京商报记者得到了一句“这是国家标准,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且公司以高于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销售”充满自相矛盾的话术。
天眼查显示,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的前两大股东分别为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健康药业有限公司、乳源阳之光铝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51%、21.1307%。这两大股东背后都有东阳光的身影。其中,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为深圳东阳光健康药业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深圳东阳光健康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按照全国标准信息的分类,这两项东阳光鲜虫草类产品外包装上唯一能找到的产品执行标准是由企业编写,分类既不是保健品也不是药品。
在东阳光鲜虫草线下专卖店,销售人员还会推荐东阳光冬虫夏草含片,该款产品在线下门店有样品隐蔽展示,但没有实物销售,店员会推荐线上购买。线上官方客服介绍,该款产品为健康食品。北京商报记者在该产品的线上展示页面看到,介绍信息中还附有“日常滋补”“健康调理”“术后修复”的字样。
不仅是服食类产品,东阳光冬虫夏草伴侣系列产品的包装内含有酒和冬虫夏草各一瓶。由于药材入酒涉及药准字号药酒或者保健酒身份的原因,东阳光鲜虫草专卖店工作人员从柜子里拿出酒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并表示,酒是“店长泡好的”,消费者可以自行回家进行浸泡。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2023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自制药酒的食品安全风险提示:为了降低饮用自制药酒的食品安全风险,建议公众不配制、不饮用自制药酒,不购买、不饮用无标识或标识不明的药酒。
不仅如此,早在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就明确,冬虫夏草是《中国药典》列明的中药材且不是食药两用的物质。2016年2月26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冬虫夏草不得用于保健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在北京君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法律部主任张文波看来,冬虫夏草的法律属性无疑是中药材。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除了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在我国“四大药都”之一工作的一位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冬虫夏草按照《中国药典》进行监管。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中国药典(2020版)》了解到,冬虫夏草作为中药材,主要功能与主治为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咳咯血等。提示注意:久服宜慎。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学教授邓勇认为,冬虫夏草作为中药材,在销售时不能宣传其具有保健功效,且对其含有的重金属砷含量需保持警惕。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应注意这些信息,避免因虚假宣传而造成误解。
打出7倍虫草精华概念,极草5X重演?
为销售旗下产品,东阳光对既非保健品也不是药品的鲜虫草系列产品进行保健甚至治疗的功能性宣传,且产品标准以企业标准为主,无监管层面的疗效保障。
事实上,类似的虫草口服并不是新鲜事物。今年“3·15”被曝光的听花酒母公司青海春天就曾在十年前以一款极草5X粉片走红。当时,这款产品曾宣称,对冬虫夏草原草使用“细胞级破膜、破壁微粉粉粹”技术,使冬虫夏草细胞级微粉精髓释放比原草提升至少7倍。
非常相似的是,东阳光的鲜虫草也打出7倍虫草精华、深层滋补以及吸收更好的概念。
早在十年前,《中国证券报》曾报道,三江源董事长扎西才吉通过自己实名认证的微博“叫板”青海春天张雪峰:只能含着吃,不尊重中医药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的服用方式。
不仅如此,在东阳光鲜虫草一系列功效宣称的背后,其生产企业为一家食品经营许可公司。据东阳光鲜虫草外包装印制的相关信息,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为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北京商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得知,该公司共拥有345条行政许可文件编号。在生产经营方面,该公司拿到的是食品经营许可证。
张文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即使东阳光集团拥有医药公司、药品板块业务,但旗下公司之间、子公司母公司之间不可以共用资质来承接业务,作为其宣称功能的保证。一方面,功能的宣称涉及安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安全有效性的认证、处罚都涉及对主体的明确。
张文波认为,基于购买者使用安全的权益,东阳光需要对冬虫夏草的身份、功能宣称等进行管理,如果未来冬虫夏草定性从中药材调整为药食同源,则可以另外讨论。
转载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产经新闻调查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