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笛/文 这一轮让人心烦意躁的高温仍在继续。6月20日,中央气象台称北方多地仍处于35~38℃高温天气。
这波高温中,部分地区又打破了历史最高温纪录,而这个纪录在2023年、2022年也两度被打破。一年更比一年热,40度这个以前只出现在地理教科书中的温度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日常。不光中国是这样,北半球同此凉热。美国、印度的多地也纷纷报出了历史性最高温。
近年全球范围内,从暴雨到飓风,从高温到寒潮,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无论个人是否相信极端天气频发意味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又或者全球变暖是造成这些极端天气的原因,但当这种“历史性”的小概率事件频现时,出于最简单的利弊考量,我们都应该开始将极端天气纳入日常考量中了。
空调、汽车、地铁、住宅以及城市基建,工业革命后技术的进步将个人保护起来,让人们最大程度地免受了天气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基建集大成的中国城市,很多人已经没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了:下大雨了,便利店里有伞,不想花钱也可以钻进商场;突然降温了,也影响不到挤地铁的人们,就算出地铁后太冷,跑两步也到了……
城市文明可以隔绝常规的天气事件,但很难完全屏蔽掉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近年,多个城市因极端天气出现人员伤亡。其中固然有“人祸”的因素,但其直接原因依然是极端天气。城市应急系统总是有上限的,当超过应急能力的天气事件频繁出现时,击穿城市应急能力的情况会更容易发生,这不是人力所能完全避免的。
当这种击穿发生时,个人就真正成为了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作为第一责任人,个人能做的事情有限,最基本的就是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出门前多看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合理规划自己的行程;看到黄色、橙色、红色的气象预警不要抱侥幸心理,要及时调整出行计划,“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再就是增加应对常见的城市自然灾害的知识,比如要大致知道常行的路段中,哪些容易积水等等;最后就是做好应急准备,包括在家中储备应急物品、购买相关保险等。
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企业也是这样。
这两年,很多海外企业已经有意识地将自然灾害、天气事件纳入风险管理体系,有些企业甚至将极端天气事件风险提高至与国际政治风险同一级别。但国内很多企业还没有做好准备,除了强供应链企业,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极端天气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不是偶发,而有可能是常态。
要应对这种“常态”,需要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这里既要纸面的流程,也要做好物资储备、员工培训。如果抱有侥幸心理,只觉得是运气不好,恐怕以后会经常“走背运”。
作为承载人和企业的城市,要做的准备就更多了。城市建设时要为极端天气留足安全冗余量,已建成的城市也要持续进行防灾减灾能力的升级,社区要做好应急培训。从这一点上看,2023年发行的主要用于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建设的万亿国债,恐怕就是这种“考量”之一。
在这些具体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在意识层面的准备:要从认识上,告别若干年“气候安逸”的状态,正视天气变化的影响。
对天气变化的恐惧和敬畏本应是生物的本能,但在城市文明的保护下,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一本能。
重拾“本能”是需要成本的。上面这些措施无疑都要支付更多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这些额外的支出,正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代价。或许,只有每个个体都直面这种成本时,我们才会恍然发现,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并需要共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