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解决台湾问题须要双管齐下

王义伟2024-06-04 13:37

王义伟/文 5月3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第二批)关税减让的公告,决定自6月15日起,对原产于台湾的134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协定税率。

此事在台湾岛内引起巨大的震动,但是,在国际舆论方面,几乎没有激起水花。

与之形成鲜明对此的是,5月23日和24日,解放军东部战区举行的代号为“联合利剑—2024A”的军演,成为国际级的重大新闻事件。有海外机构借机蹭流量,发布了一个几乎可以称之为爆炸性的预测数据。

5万亿美元!

5月25日,东部战区军演结束的第二天,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彭博社下属的彭博经济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地缘经济首席分析师威尔希(Jennifer Welch)发布自己的研究结果,表示“如果台湾真的因封锁而与世隔绝,将扼住全球半导体绝大部分供给的咽喉,造成全球经济损失约5万亿美元(A real blockade that cut Taiwan off from the world would choke off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global semiconductor supplies—costing the world economy about $5 trillion)”。

这个预测和数据实在是太夸张了!要知道,新冠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人流、物流大隔绝,全球GDP损失为2.902万亿美元(世界银行数据)。难道中国解决一个国内的统一问题,其后果竟然比新冠疫情还严重吗?!

5万亿美元的数据虽然夸张,但这个数据折射出的一种现象却值得我们注意。

这个现象就是,在某些海外媒体、机构、以及所谓专家学者的引领和推波助澜下,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未来发展的各种预期中,负面预期的声浪正在逐渐加大。

如果任由这种负面预期发酵,将对我国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产生一定程度的国际性干扰。

因此,笔者提出如下观点:解决台湾问题要双管齐下,既要管住“台独”,不给“台独”势力任何机会,也要管理国际预期(预期管理),用科学扎实的数据和实际的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的统一不但不会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比如5万亿美元),还会有利于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以下几个问题要认真研究并出台应对之策:

第一,台湾海峡航道畅通的问题。

包括彭博社在内的一些媒体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一半的集装箱船行经台湾海峡。笔者对这个数据有两点质疑:首先就是数据的准确性,是否真的全球所有的集装箱船当中,有一半要行经台湾海峡;其次,即使有一半的集装箱船行经台湾海峡,这其中有多少是中国的船舶或者为中国运送货物的船舶。要知道,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货运量名列前茅。

比数据准确性更重要的是,一旦台海有事,台湾海峡这条航道是否畅通,怎样保障其畅通?如果届时,行经台湾海峡的不但有货船,相关国家的军舰也来扎堆凑热闹,怎么办?

第二,供应链安全的问题。

台湾是高端芯片的生产重镇,这个地位短期之内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可替代的。从这个角度说,在统一的过程中和统一之后,如何在保障中国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让台湾的芯片能正常生产并顺利运达客户手中,是管理国际预期的重点。这一点做到了,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未来发展的担忧就会去掉大半。

第三,《反分裂国家法》财产保护条款的落实。

以上两点,都可以落在《反分裂国家法》的相关条款上。

《反分裂国家法》第九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并组织实施时,国家尽最大可能保护台湾平民和在台湾的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正当权益,减少损失;同时,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权利和利益。”

这一条款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随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台湾在全球供应链重要性的提升,在具体落实时要加以细化。比如,可以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实施细则,或者另行制定相关法律或法规,将两岸统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在台湾问题上对国际预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高度的重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