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毛艺融
5月30日,正源股份公告称,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这意味着正源股份成为年内首家被面值退市的非ST股票。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已有9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31日,至少有19家公司已锁定退市。
随着A股退市节奏不断加快,“披星戴帽”公司也不断增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年内新增101家被退市风险警示(*ST)或其他风险警示(ST)的公司。其中,4月份、5月份分别有41家、57家公司“披星戴帽”。
“财务退”成常态
从年内已摘牌退市的9只个股来看,退市原因包括股价低于面值、连续三年亏损以及其他不符合挂牌的情形等。
其中,仅5月28日、5月29日,就有*ST同达、*ST园城、*ST碳元、*ST中期、*ST新纺等5家公司被终止上市,且这5家公司退市原因均涉及财务状况问题。
此外,*ST商城、*ST左江、*ST三盛、*ST太安、*ST越博、*ST新纺、*ST中期等9家公司目前因财务类退市情形锁定退市。具体原因包括经营不善、相关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
财务类指标对上市公司影响较大。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有68家公司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ST或者*ST,占比近七成。国金证券研报表示,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报数据测算,若按4月3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修订完善并正式发布相关退市规则提出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标准,不满足该指标的企业将增加89家,未来或有更多上市公司因不满足财务类指标而面临退市。
“财务类退市成为常态,表明了监管部门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方面的决心,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面值退”数量增多
年内面值退市的公司数量也明显增多。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5月31日,在9家已摘牌的公司里,有4家由于“股价低于面值”而退市。另有*ST保力、*ST中南、*ST美尚等11家公司已锁定面值退市。其中,*ST保力于5月15日报收0.09元/股,成为A股历史上首只股价低于1毛钱的个股。
截至5月31日收盘,*ST美吉、ST阳光股价均为0.55元/股,而即使后续连续涨停,也难以扭转“收盘价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1元”从而“面值退”的命运。另外,ST富通、ST爱康、*ST超华目前股价同样低于1元/股,均面临“面值退”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面值退”高悬下,更有非ST股锁定退市。例如,正源股份在5月30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成为年内A股首只面值退市的非ST股票。
如今,“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的出清力度进一步加大,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正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