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使用“智慧笔”做作业,可以上传至云端,老师使用“智慧笔”批改,对错情况同步上传,数据采集后,不仅可以得知学生做作业所耗费的时间、完成情况、正确率等信息,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得知高频错误知识点等数据。这样的“智慧笔”在上海市闵行区部分学校推广,但是据家长反映,“智慧笔”需配套使用专用教材和本子,增加了孩子书包的负重;App里的数据参考意义不大,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为了提升采集效果,孩子们不得不先在普通的练习册上做一遍,随后再用“智慧笔”誊写到数字化专用教材上……
从实际体验看,“智慧笔”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学生使用“智慧笔”不仅增加了负担,教师也没有从中得到解放。虽然“智慧笔”由学校免费向学生发放使用,但如果发生损坏或丢失的情况,家长可能要承担赔偿,也给孩子造成了较大心理压力。
就目前的使用体验而言,“智慧笔”在功能的易用性、稳定性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矛盾背后,更需要追问的是,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怎样才能避免“好心办坏事”?
教育技术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具体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牵涉到学生便利度、家长配合度、教师批改作业的习惯等方方面面,而不是简单地换一支笔。除了推广“智慧笔”表面上需要的经济成本,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适应成本同样不可忽视。相比社会领域自发产生、自我把握节奏的技术变革,教育技术变革更需慎重,应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
根据多位家长的反馈,作为一项新型教育技术,“智慧笔”很难称得上成熟。比如,为了实现理想的数据采集效果,学生反而增加了做作业的负担。即便说一项新技术不可避免地面临试错,那这种试错也应当严格限制范围,而不能草率地在较大范围内推广。设计“智慧笔”的企业、推广“智慧笔”的学校,理应事先进行小范围试验,广泛充分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
不同的教学场景、教学内容,对应着差异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技术。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类似“智慧笔”技术曾运用于美术教学课堂,用于展现学生们实时绘画的情况,方便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然而,很多作业并不存在教师实时指导的迫切需求,刻意追求批改作业的“快”,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教师需要把握合理的教学节奏,学生也需要喘口气的时间,以吸收知识点。
搜索相关新闻报道,一些地方曾将“智慧笔”视为拥抱新技术的典型案例。如今,家长通过不同渠道反映“智慧笔”的实际问题,是不是说明有的学校在推广这项技术时有些“一厢情愿”了?打着“新技术”的名号,在实际推广时遭遇“水土不服”,这样的教训并不新鲜。尤其在教育领域,更要注意循序渐进,真正做到技术以学生为本、以教学实际为本。
来源:光明网 作者: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