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27日电(记者 杨溢仁)在多空交织的大背景下,近期债市收益率涨跌互现,延续弱势震荡格局。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多空力量蓄势阶段,后期蓄势更强的一方会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债市窄幅震荡
上周以来,债市整体表现波澜不惊,市场似乎已然进入了“上有顶下有底”的相持阶段。
“目前,多空双方相持不下,博弈加剧。”一位机构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站在审慎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当前市场中偏空因素有所增多。”
首先,管理层已多次提示长期债券收益率的风险。“这意味着就货币政策的角度而言,宽松不会是无底线的。”上述交易员认为,“事实上,若银行在长期债券方面的头寸过于拥挤,那么定然会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简而言之,后续央行有可能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当前的债券市场投机气氛,届时市场波动的加大料在所难免。”
其次,纵观本轮债券“牛市”,供需短期错位是助推行情开展的重要因素。而一旦债券供应提升——未来专项债、特别国债集中发行,必然会对市场构成较大的冲击,也会快速改变市场的供需结构。
再者,尽管无风险利率下行确有基本面基础,但就目前来看,已有过度定价之嫌。一旦悲观预期获得修正,则债市收益率的反弹势在必行。
“短期来看,政府债券供给增加、房地产利好政策密集释放、基本面数据向好等因素对债市影响偏不利。”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瞿瑞表示,“本周将公布5月PMI数据,高频数据显示,当前出口形势向好,外需在全球电子行业周期上行带动下继续回暖,同时国内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对制造业供需两端有所拉动,预计5月PMI数据仍将处于扩张区间,对债市情绪或有所扰动。同时,就资金面来看,本周政府债券放量发行,叠加跨月在即,资金面料延续边际收敛,这将带动短端利率继续上行。由此,短期内债市或呈现偏弱震荡格局。”
不乏利好支撑
部分业内人士对后期债市表现释出了相对乐观的看法。毕竟,目前大部分机构的资产欠配压力并未得到缓解,这意味着长端利率的上行空间将十分有限。
就基本面而言,虽然地产利好政策的推出对市场构成了一定的扰动,但优化政策落地后的最终效果仍待观察也是不争的事实。无可否认,地产政策进一步优化后,其发挥效应仍需一定时间,且当前居民购房意愿和购房能力修复仍偏慢,因此房地产市场的恢复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房地产对经济基本面的提振还相对有限,对债券市场亦不会构成太大影响。
中金公司研究观点认为,当前大部分投资者对居民部门需求能否得到进一步修复的担心尚存,包括在对后续物价和社融增速的判断上,各机构普遍较为谨慎,叠加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可能——央行年内降息至少10BP至20BP,因此对于债市表现,眼下不必过于悲观。
中金公司最新债市调查显示,针对“今年央行是否还会降息以及降息幅度是多少(以1年期MLF降幅来衡量)”的问题,近九成的投资者认为,今年央行会调降1年期MLF操作利率。其中,51%的受访者判断,今年会降息10BP至20BP;38%的投资者认为会降息20BP以上;仅有9%的投资者判断今年不会降息。
无疑,在大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身处经济基本面仍待提振、通胀水平可能维持低位、银行负债端成本继续被引导降低、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望在年内转向的背景下,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仍有一定放松空间,甚至不排除在海外掣肘减弱后,降息幅度大于过去三年水平的可能性。
至于“今年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会落在什么水平(目前10年国债收益率行至2.30%附近,此前最低跌至2.25%)”的问题,根据上述调查,有近半数(46%)的投资者认为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会落在2.20%一线;还有36%的受访者认为最低或降至2.10%及以下;仅有18%的投资者认为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最低水平在2.30%附近。
多空博弈延续
当前多空双方的理由均较为充分。“市场处于力量蓄势的阶段,在此之后,蓄势更强的一方会成为市场主导力量。”一位券商交易员向记者表示,“个人认为,年初以来利率整体下行较快,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抢跑’情况。当前,面对阶段性政策的落地、政府债券供给放量窗口的开启,更建议投资者谨慎观望后再择机布局,于债市策略选择上,波段交易或是更稳妥的选择。”
中金公司进行的债市调查亦显示,针对“未来三个月,采用什么样的债券投资策略能提高收益”的问题,波段交易仍是首选,占比达到了37%;投资者久期偏好变动不明显,选择延长久期占比的投资者在15%左右;另有13%的投资者表示将通过转债和股票等含股性产品增加弹性。
不可否认,前述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短期内债市震荡盘整的预期有所抬升,进而押注单边上行或下行的策略占比相对有限。
部分持乐观态度的机构认为,就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格局考量,现阶段债券收益率仍处于下行趋势中,特别是随着国债发行安排的“靴子落地”,供给冲击将明显弱于市场最初预期,叠加当前银行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仍面临一定的缺资产、再投资等压力,其对超长债的基本需求仍在,这也就决定了超长债利率大幅上行的风险可控;至于中短端债券,在货币政策尚有放松空间、存款搬家、风险偏好趋弱等因素推动下,叠加短期内仍有理财、债基等资金流入支撑,因此其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同样值得期待,建议各机构积极配置,静待收益率下行空间再次打开。
编辑: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