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文 核心观点:
1.行胜于言。近期房地产新政开启,超长期国债发行,无不触及市场的敏感神经。政策频发,最终效果将会如何?多大程度上能缓解地产的单边预期?多大程度能改变物价的持续低位状况?即使政策短期力度有限,但是否意味着背后逻辑出现显著变化?
2.与过往不同,本轮地产面临的环境更具挑战性。供给端不仅有庞大的新房库存,还有高企的二手房挂牌。需求端购房者关注的不仅是地产行业政策,还有未来还款能力相关的就业、收入等宏观变量的考量。而地产新政的初衷侧重“防风险”而非“稳增长”。
3.近期财政发债进度慢于过往,固然与各界担心的融资成本与收益匹配难度加大等长期因素有关。但今年项目申报的启动和额度的下达均较历史偏晚,对发行、使用进度也未见明确要求,加之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平缓,或折射出“稳增长”的迫切性有别过往。
4.展望未来,地产新政能缓解非线性调整的预期。房贷利率下限取消、首付比例调降也能促进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但其对投资的拉动作用短期难见,基建等实物工作量明显滞后。不过,外需向好等变化有助于二三季度名义GDP边际回升,但弹性较温和。
正文:
地产新政开启,超长期国债发行,无不触及市场的敏感神经。政策频发,最终效果将会如何?多大程度上能缓解地产的单边预期?多大程度能改变物价的持续低位状况?即使政策短期力度有限,但是否意味着背后逻辑出现显著变化?
一、 地产新政,实效如何?
从“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再到“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中央对稳地产愈加重视。区别于此前市场化出清,近期供给端呈现公共资金介入迹象,地方国企收购现房有别于项目“白名单”等政策。
若用足3000亿保障房再贷款额度,或可消化现房约6000万~7000万平,占商品住宅待售面积15%~20%。即便如此之后,现房库存仍处历史高位,此外还有高企的二手房挂牌。美日等经验显示,公共资金介入到风险出清仍需加力过程。
图1. 供给端:公共资金介入,风险偏好修复
当前首付比、限购等行业政策已显著放松,但以实际利率表征的宏观变量仍对需求形成掣肘。不过,房贷利率下限打开后或有40BP左右的调降空间,叠加物价边际上行,将促使实际利率温和下行,有助于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
图2. 需求侧:实际利率方向改变,但力度待增强
二、 财政发债,实效如何?
财政发债进度慢于过往,固然与融资成本与收益匹配难度加大等长期因素有关。但今年项目申报的启动和额度的下达均较历史偏晚,对发行、使用进度也未见明确要求,加之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平缓,折射出“稳增长”的迫切性有别过往。
图3. 发债节奏偏慢,与经济目标实现难度相关
类比土地出让回落且发债后置的年份,第二、第三季度地产基建投资及实物工作量难有明显改善,四季度前后或有一定回升。全年GDP平减指数同比预计维持在-0.5% ~0%的低位区间,名义GDP的向上弹性仍温和。
图4. 地产、基建投资及实物工作量仍将滞后
三、基本结论
一是行胜于言。与过往不同,本轮地产面临的环境更具挑战性。供给端不仅有庞大的新房库存,还有高企的二手房挂牌。需求端购房者关注的不仅是地产行业政策,还有未来还款能力相关的就业、收入等宏观变量的考量。而地产新政的初衷侧重“防风险”。
二是近期财政发债进度慢于过往,固然与各界担心的融资成本与收益匹配难度加大等长期因素有关。但今年项目申报的启动和额度的下达均较历史偏晚,对发行、使用进度也未见明确要求,加之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平缓,折射出“稳增长”的迫切性有别过往。
三是展望未来,地产新政能缓解非线性调整的预期。房贷利率下限取消、首付比例调降也能促进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但其对投资拉动作用短期难见,基建等实物工作量也明显滞后。不过,外需向好等变化有助于第二、第三季度名义GDP边际回升,但弹性温和。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超预期。